這次於2017/08/22到2017/10/31出借 12張5871 中租-KY,
出借率2.5%,
借券費4,512,
手續費902,
最後借券淨收入為3,610,
算是賺了幾個便當錢。
出借人的借券收入是以每日為單位做計算:
借券收入 = (證券每日收盤價 * 出借股數 * 出借天數 / 365) *出借率
出借人所負擔的出借手續包括了下面4個,合計最高可能抽到借券收入的27%:
營業稅 = 借券收入 / 1.05 * 5%
證交所借貨服務費 = 借券收入 * 1.6%
證券商手續費 = 借券收入 * 0.4%
信託管理費 =「借券收入 – 營業稅」* 20%
依這次出借的收益來做計算,政府和券商扣了約30%的借券收入,這是非常高的過路費抽成,因為,所有的有價證券都在集保中心的集保帳戶中,有什麼商業風險需要收這麼高的過路費呢?實際上,政府和券商他們買空賣空,在做無本的生意,其他所有的風險都由借券人和出借人來承擔。
==============================================
借券
首先,出借人不應該期望借券收入能創造10%、20% 的獲利,因為費率通常不高,約2 ~ 3%,有時甚至比銀行利息還要低,低到只有0.5%。借券收入只是在存股的同時,除了每年配股配息外,多一份微薄收入。
欲申辦借券業務,主要可以透過兩種方式,一種是將股票信託給銀行或券商,也就是「股票借券信託」;另一種是「雙向借券」。
「股票借券信託」的門檻通常較雙向借券高,出借人需要有數千萬市值的股票或超過一定的張數後,「證券商」才會讓想出借的人辦理,因為辦理的過程有許多手續要處理。另一個費用是,無論是否有出借成功,這個信託戶每年都要支出手續費給證券商,所以,除非真的有很多熱門的股票有人會借,不然,其實辦理股票借券信託並不划算。
「雙向借券」則是,政府於2016年2月1日開放證券商可以自行辦理有價證券借貸業務,或向客戶借入,供投資人融券賣出。此項業務門檻較低,出借人不須將股票信託,只要是在集保戶頭裡的股票均可辦理出借,由各「券商平台」辦理競價出借。比如說,出借人是在元大證券辦理雙向借券,那能借券的人,只會是同樣在元大證券有開戶的借券人,因此,規模大的券商,股票被出借的機會越高。
出借人在出借期間是無法賣出持股,必須先call回已經出借的股票,call回所需時間約是3個交易日,而這3個交易日的時間價值是出借人要自行承擔的風險。除非出借人真的是長期持有的存股族,不然以這次出借的收益來看,這3個交易日的時間價值每天只有1,200元的出借費,換算只能承擔0.12%的股價波動,真的很不划算,因為,光3個交易日就可能多跌了3個跌停板的30%。
股票借出期間,出借人配股、配息權益不受影響,因為股票已經交付信託,配息撥款便由銀行轉入出借人的個人帳戶中。但借出期間最好還是避免跨過除權除息日比較妥當,因為券商對配股、配息的「權益補償」是有可能會收手續費的。
借券人借券的用途繁多,例如投機、套利、避險、做為券商發行權證的擔保品、ETF申贖等,因此,借券「不等於」放空、打壓股價,借券不是非要賣出不可,賣出也不是借券的唯一目的,但「融券」就是放空。
融資
融資是一種自備款只要4成,然後券商會借你6成來買股票的信用交易。
也就是如果買進 10 萬的股票,
自己需要準備 4 萬,
券商會借你 6 萬,
因此槓桿倍數是 10 / 4 = 2.5倍。
融券
融券是一種自備款要9成,然後券商會借你1成來賣股票的信用交易。
也就是要空 10 萬元的股票,
要先給券商 9 萬元的抵押款,
所以融券操作的槓桿倍數只有 10 / 9 = 1.1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