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3日 星期六

「前世今生:生命輪迴的前世療法」之重點摘要

(圖片來自金石堂)

p.59 
「我想若了解這點會對我們有幫助。這個問題是這樣的:我們能選擇生和死的時間和方式嗎?我們能選擇自己的處境嗎?還有,能否選擇再轉世的時間?我想了解了這些,會大大減少一個人的恐懼。這兒有人能回答這些問題嗎?」
「是的,我們可以選擇何時來到肉體的狀態,以及何時離開。我們知道何時目的算是完成了。我們知道什麼時候是終點,接下來便是死亡。因為你知道這一生不能再多得到些什麼了。當你來此休息使靈魂重獲能量時,便得以選擇再回到肉身的時間、形式。那些遲疑而不回來的人,可能會失去使他們完滿的機會。」

p. 86
「耐心和適當時機……每件事在該來的時候就會來。人生是急不得的,不能像許多人希望的時間表那樣。我們必須接受凡事來臨的時間,不要強求。但人生是無盡的,我們不曾真的死去,也從未真的出生。我們只是度過不同的階段,沒有終點。人有許多階段,時間不是我們所看的時間,而是一節節待學的課。」

p.99 
「我們為什麼要回到塵世里學?作為靈魂不能學嗎?」
「那是不同層次的學習,有些是必須在血肉之軀里學的,必須讓我們感受到痛。成為靈魂時是沒有痛的,那是一個更新的時刻,你的靈魂會恢復元氣。當你在血肉之軀里,會覺得痛、會受傷,在靈魂形式里則沒有感官,只有快樂、幸福,但它對我們只是……一段恢復的時期。人在靈魂形式時,彼此的互動是不一樣的。在肉體狀態時……你可以體驗人際關係。」

p.116
「我們不需要肉體?」
「是的。我們在肉身狀態時會經過許多不同的階段:從嬰兒變成兒童,再由兒童變為成人,由成人邁向老年,為什麼我們不再跨過一步,擺脫成人的身軀進到精神層面?這是我們該做的。我們不會停止成長。進入精神層次,我們仍繼續在那兒成長,要經歷不同的階段。當我們在靈魂狀態時,肉體已遭焚毀。我們必須經過一個更新階段、一個學習階段,還有決定的階段。我們決定何時回去、回到哪裡去,以及為了什麼原因。有些靈魂選擇不再回去,而繼續另一個發展階段,於是他們就保持靈魂的形式……比那些回去的人稍久些。這些全是成長和學習……持續地成長。肉身只是在塵世上的工具,能永久長存的是我們的靈魂和精神。」

p.123
「我們現在知道我們是永恆的,就不會害怕死亡了。」

p.149
「我們都有必須償還的債。要是沒有還完,就得帶著這些債到下一世去……好讓它們還掉,你在還債中能得到進步。有些靈魂進步得比其他的快些。當你在肉體狀態還清了債務,就結束了一生……要是有什麼事打斷了你還債,你就必須回到記憶的平面,等待你所欠的那個靈魂來見你。當你們兩人能同時回到肉體狀態時,才能再轉世。但是由你決定何時回去,以及回去后該如何做。你不會記得其他的前世……只會記得剛過完的這一生。只有高層次的靈魂——那些「聖者」——才能記起歷史和過去的事件,來幫助我們,教我們該怎麼做。」

p.150
「在我們回到肉身前需要經過7個平面。其中之一是過渡的平面。我們在其間等待。這個平面決定你會帶著什麼到下一世。我們都會有一個……主要的特性。可能是貪婪可能是色慾,不過一旦決定,你就需要對那些人『償債』,而且要在那世中克服這個特性。如果沒有做到,將來還要帶著這個特性,外加另一個,到下一世中,負擔就更重了。你過完的每一生若沒有償清這些債,下一生就變得更難;要是完成了,就會有容易的來世。所以等於是你自己選擇會過什麼樣的人生。在每一個階段,自己過的生活都是自己選的,要為自己負責。」

p.184
  另一個夢裡,我問了一個問題:「為什麼你說我們是平等的,實際上卻不如此?我們的美德、脾氣、財產、權利、能力、天賦、智慧等等,沒有一樣是相等的?」
  答案是個暗喻:「這好比每個人心裡都擁有一顆大鑽石。想象一顆一尺見方的鑽石。它有一千個面,但這些面上都蒙上了塵土。靈魂的工作就是去清潔這些面,使它恢復光彩,能反射彩虹的多種顏色。」
  「現在,有些人已清潔了很多面,使鑽石發出動人的光芒。另一些人只清理了幾面,所以還不能發光。但是,在灰塵底下,每個人心裡都有一顆千面鑽石。它是完美無瑕的,差別只在於經過清潔的面數不同。但每一顆鑽石都是一樣的,都是完美的。」
  「當所有面都已清潔,能反映完整的光譜時,鑽石就恢復到它原來的純粹能量狀態了。光仍留下來,就好像製造鑽石的步驟反過來,所有壓力都消除了。純粹能量保存在光的彩虹里,而光裡面有意識和知識。」
  「所有的鑽石都是完美的。」

p.204
「唯有捨棄,才能再生。」

p.208
  佛家不強調前世或後世的最主要原因是:以佛家的角度來看,我們無意識里的全部記錄,無論是過去、現在或未來,全都存在我們每一刻當下的意念裡面。也就是說,我每一刻的起心動念已經包括了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記錄——現在的一切是未來事情的原因,而過去種下的所有因現在都在結果。所以佛家不強調輪迴,甚至不強調過去心、未來心,而是訓練一個人永遠維持一種清醒的狀態。這種清醒狀態就是在每一個當下、現在,都能夠察覺到的意識活動。譬如說,我現在的想法是什麼,我的感受、內在情緒、情感狀態是什麼……這些我全部都要覺察到。這個察覺(awareness)就是佛家強調的佛性。在純粹的覺察里是沒有意志力的,不是刻意在做這件事情,而是在放鬆的狀態,維持頭腦的清醒與機警。通過這種察覺,我們才能深刻而完整地了解自己的意識活動。一個人如果能隨時隨地維持這樣的察覺,就不需要藉助催眠,或進入前世、後世來了解自己了。
  我們維持頭腦清醒,通過不斷的察覺,達到一個成熟的階段后,就有能力一目了然自己在搞什麼把戲。到那個時候,我們的心就可以安住在每一個狀態裡面了,不抵抗,不逃避,久而久之,就會收穫「開悟」的經驗——「悟」就是這樣產生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