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9日 星期四

追蹤日本股巿指數的台灣ETF

Money錢雜誌第114期.2017年3月號,出了一個聳動的標題:「只會買台灣50就弱掉了」,不過裏面列出了截至目前為止,到2017/02所有在台上巿的ETF,可以方便讓投資人很快地過慮並搜尋他所需要的ETF。

同樣的指數,有不同家的券商推出不同的ETF,在投資之前,一定要分清楚這些不同的ETF到底有什麼不同。

至於投資ETF好不好?可以參考我之前寫的文章
  1. 主動投資、被動投資與巴菲特
  2. 主動投資、被動投資與巴菲特(2017年版)
其中,投資日本的ETF共有三支。
  1. 富邦日本(00645),於2015/11/06上巿,內扣費用至少0.70%以上,追踨東證股票價格指數(Tokyo Stock Price Index,簡稱TOPIX)。
  2. 國泰日經225(00657),於2016/05/09上巿,內扣費用至少1.15%以上,追蹤日經225。
  3. 元大日經225(00661),於2016/06/15上巿,內扣費用至少0.70%以上,追蹤日經225。
元大台灣卓越50ETF (0050),於2003/06/30上巿,內扣費用至少0.355%,追蹤台灣巿值前50大的公司。

富邦日本(00645)、國泰日經225(00657)、元大日經225(00661)的基金內扣費用都很高,而且他們比起元大台灣卓越50ETF (0050)的內扣費用來說,還都貴了一倍以上。這會讓元大台灣卓越50ETF (0050)的報酬率比富邦日本(00645)、國泰日經225(00657)、元大日經225(00661)要來得更好。

不論是富邦日本(00645)、國泰日經225(00657)、元大日經225(00661),都有匯兌損益的問題。第一次是發生在基金募集完成後,基金匯出購買股票的時候;其他,則是發生在基金中的成份股配息後,匯回台灣再配給基金持有人時,會發生匯兌損益。這個匯兌損益會直接影響到基金持有人的報酬。

日經225平均股價指數(Nikkei 225 Index),是在東證一部上市股票中,以成交量最活躍、市場流通性最高的225支股票的股價為基礎,以「修正式算術平均」計算出來的,採用與道瓊工業平均指數(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DJIA)相同的計算方式。日經指數選取的股票雖只占東京證券交易所第一類股中20%的股數,但該股價指數卻代表第一類股中近60%的交易量,以及近50%的總市值。

東證股票價格指數(Tokyo Stock Price Index, TOPIX),是以在東證一部上市的所有日本企業(約1,800家)為對象的資本加權指數,採用與S&P500指數、台灣股巿加權股價指數相同的計算方式。

東京證券交易所與大阪證券交易所、名古屋證券交易所並列為日本三大證券交易所。東京證券交易所根據掛牌公司市值區分,又分為東證一部及東證二部,其中東證一部以市值較大公司為主,而東證二部是以中小型股為主。

2017年3月8日 星期三

主動投資、被動投資與巴菲特(2017年版)

巴菲特在今年的2016致股東信的年報(2017/02/26)中,又再度提及ETF,這已經是他第n次提到低成本的ETF。

巴菲特常常在不同場合提到ETF,如果綜合他的言論,他大意是說,一般的散戶投資人如果無法自行選股的話,那低成本的ETF是一個相對好的選擇。但要注意,他不是說一般的散戶投資人只能選ETF,他也不是說一般的散戶投資人做主動投資是不對。

巴菲特針對的是主動投資基金的高成本。低成本的ETF和主動投資基金的差異,主要是在主動投資基金都有高內扣費用的問題,他們吃掉了60%的獲利,最終導致主動投資基金的報酬過低,所以主動投資基金的操盤手和主動投資基金的買主是有利益衝突的。長期來看,選擇低成本的ETF,就能勝過主動投資基金。

巴菲特推薦ETF,但沒有說只能買ETF,或是覺得一般投資人應該要放棄主動投資,推薦就只是推薦。

主動投資和被動投資在台灣也都有很多不同的老師開課,彼此之間也會有心結,有時也會在網路上開戰,或是在文章中酸對方。這個很正常。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股性;有的人適合長線,有的人喜歡短線;有的人喜歡自己選股,有的人喜歡ETF。這些股性真的勉強不來的。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和老師,再融會貫通,才是重點。

主動投資和被動投資,這二條路我都走過,在過程中,我寫過2011/10/30主動投資、被動投資與巴菲特。當時主要擔心的有二點,一點是我以為巴菲特有所謂的永恆持股,所以我應該永恆持股元大台灣卓越50ETF (0050),另一點則是看重在未來的繼承人是否能學會巴菲特的投資心法上。

現在,我覺得,我應該要隨著巴菲特做一些修正。巴菲特在今年的2016致股東信的年報有澄清,他沒有所謂的永恆持股,只有所謂的壞了、貴了、換更好的原則。所以,雖然說我的元大台灣卓越50ETF (0050)買在2008/09的30元左右,實在是很便宜,但不應以為我要永恆持股元大台灣卓越50ETF (0050),甚至連我的繼承人也要繼續持有,因為沒有所謂的永恆持股。實際上,我在2016年底就已經賣光了元大台灣卓越50ETF (0050)。另一個原因是,好的、壞的股票都在ETF同一個籃子裏,這個是ETF的通病,是一種和稀泥,所以ETF不應該擺在長期持股上。

有做投資心得記錄,就有回顧可以參考,知道心路歷程和改變。往好的方向去做修正,彈性調整一下都可以。

2008年金融海嘯,當時也是保守些,資金也沒那麼多,所以選擇從ETF開始,心中想的是有了些股巿投資的經驗,再來想「超額報酬」,雖然是這樣想,不過,同時間,我仍花了很多的時間在了解巴菲特的投資心法。最後,再把這二個東西融合起來。

元大台灣卓越50ETF (0050)買在2008/09的30元左右,賣在2016/12的70元左右。

復華滬深300(006207)買在2012/10的13.5元左右,賣在2015/06的30元左右。

實際上,操作起來,變成是將這2支ETF看成2檔股票,這2檔股票就是台灣和中國大陸,試著買賣在低高點,淑買貴賣,分次分匹買賣,買入後長期持有,持有時限以年為單位。

以元大台灣卓越50ETF (0050)每年配息2元來看,現金殖利率有6%,這還是像我一樣能買在30元,如果只賺股息,那40元的價差要等20年的股息才能領得到,如果再40元的價差再加計8年的股息,會變成要等25年,這是一個多久的時間呀!比起賺價差來說,永恆持股來單獨領股息的代價很不划算的。

反過來再看,ETF都強調定期定額,照這種策略,那元大台灣卓越50ETF (0050)沒辦法買在30元,也沒有可能賣在70元,所以很明顯,只有淑買貴賣,才能有最大的報酬率,單純的定期定額所得到的報酬率會低得很可憐。

再看復華滬深300(006207),它是根本不配息的,如果不賺價差,那就GG了,也根本不用執著ETF。

不論是以定期定額來買ETF,還是以ETF的配息來當退休金,都不划算,達不到財富自由;最終,還是要回到主動投資的「淑買貴賣,賺取價差」,才能夠得到一個最好的報酬。

2017年2月28日 星期二

「似曾相識」的觀後心得

Somewhere In Time,大陸翻譯做「时光倒流七十年」,台灣翻譯做「似曾相識」。

這是一部浪漫愛情的科幻電影,雖說是1980年的片子,但很可能是現在穿越小說的前身。片長約103分鐘。

這部電影主要在描述一見鍾情的樣子,以及當這份愛情在正要高潮時,嘎然中止對男女雙方所帶來的衝擊。一瞬間即成永恆,也唯有這樣的愛情,才能讓觀眾刻骨銘心。

Richard Collier是一個有禮貌的男人,當他回到過去1912年後,為了要給Elise McKenna留下一個好的第一印像,所以一直在準備,也不斷地練習如何啟齒以說明來意。

可是當Richard Collier真的在湖邊找到了在散步的Elise McKenna時,Richard Collier就知道這些準備都是多餘的,因為Richard Collier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二人深情對望,一見鍾情,然後,Elise McKenna開口的第一句話是「Is you? Is it?」,好像二人已經見過面,很熟悉對方,好像這次的聚會是一個重逢,Elise McKenna第一眼馬上知道她這輩子在等待的男人出現了。

而Richard Collier在接下來好幾次面對Elise McKenna矜持的拒絕,也表現地一點都不在乎,還不斷地直截了當地開口要求Elise McKenna和他相處,因為Richard Collier不但知道自己愛上她,也知道她愛上了自己,Richard Collier在心底深處明瞭,最終Elise McKenna會答應他任何的要求。

Elise McKenna和她的經紀人也有一段有關她對Richard Collier一見鍾情的對話:

You are smiling…
Is he the one, William?
Is he? Only you can tell for self.

這段話是在說明,愛情是二個人之間的事,沒有第三人能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二人間的一個眼神,一個回眸,都是彼此說不盡的話語。

所以,一見鍾情和一般的戀愛過程完全不同,一見鍾情不需要互相試探,但卻能感覺到對方很熟悉,好像認識很久,常久以來的期待成真,並且知道自己和對方在一起很安全,有一種難以言明的信任感,因此,Elise McKenna一下子就和Richard Collier在一起,沒有任何猶豫。

接著,Elise McKenna對Richard Collier的所有要求都無法拒絕,情不自禁。當Richard Collier要吻Elise McKenna,Elise McKenna說:「No...My God...What’s happening?」Elise McKenna已經控制不了自己,她對Richard Collier的情感已經到了忘乎所以,連自己都感到驚訝的程度,她現在滿腦子只想要排除一切困難,甚至連她的演藝世界都不在乎,她願意放棄一切,只為了能飛奔到Richard Collier的懷中。

這也難怪,放今現在的演藝圈,所有的經紀人也都會禁止自己旗下的藝人談戀愛,因為一旦動了真情,真的是雖千萬人,吾往矣。自己苦心栽培的藝人就這麼毀了。

由於浪漫愛情的橋段,導演鋪陳做地非常地成功,在情感上的連結,男女主角的對手戲也很有看頭,所以對觀眾來說,其他的細節變得一點也不重要了。

這是一部非常值得大家看的好電影,一點都不會令人嫌老的經典好戲。

2017年2月17日 星期五

「血汗超商」之讀後心得

(圖片來自博客來)

「小七」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必需的口頭禪,因為便利商店越來越多,真的太方便,於是大家把難唸、多音節的7-11 Seven Eleven改說成「小七」了。便利商店已經改變了台灣人的生活型態。

在還沒有看「血汗超商」這本書之前,我記得日本的7-11的加盟主也是和台灣一樣,也有同樣的困境,被加盟總部的規定掐的死死的。但他們曾經聯合起來抗爭過,他們抗爭的是希望能不要報廢食物,讓各加盟主能在食物快過期前,有一點彈性,讓加盟主在店門口以折扣的方式來促銷快過期的食物,最後這個抗爭是有成功的,加盟總部有做了退讓。

「血汗超商」這本書的作著試著從勞動體制的方向來探討便利商店,是很有意思的一本書,雖說是從碩士論文來改寫成,但一看就想一直看下去。

如果不想看完整本書,那三個序就是本書重點的濃縮,其他的二百頁,是更深入的解釋。
  1. 謝國雄序/ 「歡迎光臨!」 
  2. 蔡志杰序/ 看穿加盟體系這個「圓夢捷徑」後? 
  3. 辛酸頭家序/ 圓夢成功?圓夢成空!
總的來說,加盟總部所建立的超商的制度是一個寡佔巿場,加盟總部能因此獲得最大的利益,是資本家,但所有其他的個別門巿加盟主所面對的則是一個完全競爭巿場,是與其他門巿一起競爭,由於進、售貨、行銷都由總部控制,加盟主所得到的獲利來自於純粹勞力的付出,以及犠牲自主性,是勞動階級,充其量只是工頭,並不是加盟主所以為的頭家。至於工讀生更是悲哀,忙得要死,但時薪卻不變,也不會因為營業額或是工作量的增加而有相對應的回報。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因為加盟總部是連鎖制度裏頭最大的贏家,選擇購買擁有連鎖制度的公司的股票是一個很好的決定,像是統一超(2912)或是全家(5903)。不過像這種公司的股票都不便宜,絶對不會有一天出現淑價,所以只有在海嘯時,或是找一個合理價格來買進,才比較有可能建立部位。

多年前,在念大學二年級時,我也曾在某炸雞連鎖店做過工讀生,當時做的是大夜班,時薪是平日班的2倍。現在回想起來,要處理滾燙的熱油,又要清洗各種不同的設備,這份工作並不輕鬆,時薪和所付出的時間可能的職業傷害風險與勞力不成比例,難怪美國的速食業工作人員常常發起大規模的抗爭。

看完了這本書後,最主要的心得是,不論我們在任何的公司工作,只要是勞工,就是被剶削的對像,有錢人想的和一般人想的是不一樣的,我們還是要從勞動者的位置回到資本家的位置,才能脫離被剶削,才能不再貧窮,這才應該是一般人努力的目標。

股票巿場就是一個從勞動者的位置回到資本家的位置的一個平台。只要買了任何一張股票,就是一家公司的股東,開始成為一個資本家。但這是一個人吃人的地方,如果沒有準備好,貿然地進到這裏來,就是誤入叢林的小白免,任人宰割。

如果還有其他想知道的,可以參考這三個連結:
  1. 「血汗超商」作著吳偉立的部落格
  2. 苦勞網的網站
  3. 加盟超商15年換來妻病母亡零存款
===============
蔡志杰序/ 看穿加盟體系這個「圓夢捷徑」後?
於是雖然總體便利商店數量不斷攀升,但個別門市的平均營業額卻是停滯不前、甚至下降。對於加盟總部來說,它的總營業額仍然隨著更多門市的開張而增加,且門市營運成本都由個別加盟店吸收掉了;而對個別加盟主來說,因為競爭店家越來越多,卻必須投注更多心力才能維持既有的營業額。這是個別產業的背景。

對於這種勞動標準化過程,作者認為是試圖把勞工去技術化。去技術化的結果是不必僱用專職勞動者,時薪工讀生就可填班。另外,當一九九○年代後期,零售業面臨適用勞基法的關頭時,加盟總部大量把原來的直營門市轉為加盟門市,將原本總部直接僱用的人事轉由加盟主來負責,也就是轉嫁其人事成本。

連鎖門巿的四種型態:RC/FC/VC/CC
連鎖門巿分為四種不同的類型,分別為「直營連鎖」(Regular Chain, RC)、「合作連鎖」(Cooperate Chain, CC)、「自願連鎖」(Voluntary Chain, VC)以及本書主要探討的「加盟連鎖」(Franchise Chain, FC)。

RC是直營店,意即由連鎖總部自己的資金成立所有權完全屬於總部。

CC是合作連鎖,指各個自營店老闆全資成立一個連鎖總部,總部的股權由各老闆共有,利潤與成本皆由所有成員共享。

VC是自願連鎖,指這間門巿完全由老闆自行成立,擁有完全的所有權,只付給連鎖體系廣告費用、借用連鎖體系的招牌。

FC是加盟連鎖,這間店有可能由總部協助加盟主成立(FC-1,特許加盟),也可能是總部將原先的直營店轉賣給加盟主(FC-2,委託加盟)。

去技術化的工作流程
去技術化是指門巿現場的科技太過強大,強大到不需要個人的內化經驗。店長層次大概一個月、工讀生層級約一週就會完全熟悉。

去技術化的負面效果:低成就感、高員工流動率。
===============

2017年2月1日 星期三

「公主病,沒藥醫!」和「醫龍物語:鮮血、腎上腺素與說不完的故事」之重點摘要

(圖片來自博客來)

「公主病,沒藥醫!」「醫龍物語:鮮血、腎上腺素與說不完的故事」這二本書都是網友推薦的書,他們都是醫生隨手的散文或身邊故事。不過,才看沒幾頁我就開始翻得非常非常的快,並沒有花心思在這二本書上,也許是我有了一些年紀,有了一定的經歷,也或許是有關醫病的電視影集看多了所以對病人或醫院的事物不再覺得新奇。也還好我是從圖書館借出,並沒有花錢去買。

但我在這裏記錄一些筆記。

「公主病,沒藥醫!」
免錢的,最貴!
病人的弟弟事前無條件地捐了腎臟給哥哥,但移植之後,却常常用這個做藉口,找哥哥要錢,最後哥哥逼不得以,想要把腎臟拔下來還給弟弟。

孩子的成長
兒子因為同性戀,因為肛交得了菜花,但母親卻想成學校游泳池不乾淨。

老爸的話

一個醫生的女兒念大二時,要和男朋友一起去南美洲去玩但是,老爸的反對,卻可能成為凝聚女兒和她男朋友的感情,放他們二個去,讓他們在生活中自然發現對方是否合適,未來能否一起攜手走下去。
父親永遠不可能一切代替女兒想,唯有放手,讓孩子去闖自己的路,這樣反而給父親自由。
孩子,或許最好的男人已經被你媽咪挑走了。不過,只要睜大了眼,老爸相信你肯定能找到可以走過一世的牽手伴侶。

癌症終結者
人類不能也不該長命百歲。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咱們總是得要留些空間,足夠子子孫孫們都能來開開心心走一遭吧!

「醫龍物語:鮮血、腎上腺素與說不完的故事」
愛昏頭
講一對男女朋友吵架,但男朋友詐病,醫生用「生理食鹽水五百毫升,全速」,讓男朋友的膀胱來揭穿他的詐病。

墜樓事件
一個小女生騙爸媽她是到男同學家做作業,其實是二個人在男同學家裏約會,當二個人正在親熱,男同學的父母突然回來,小女生不得以,想爬窗戶溜出去,沒想到就從二樓跌下來了。

夕陽無限好
三、四十歲的同學會,大家都比較各自的事業,誰家的孩子功課好,到五十歲,大家已經開始提心吊膽地數著不克前來的人數,彼此關心的話題就只是健康,身體好不好,到了六十歲,有孫子抱就再無所求。
任何決定或選擇究竟是對是錯、值或不值,都唯有你的家人可以論斷。如果你的學位,你的研究,可以讓家人感到開心快樂,那這個方向就是對的。倘若,忙碌的事業或課業奪走了妻子的老公,甚至是孩子的爸,那就該趕緊回頭。
沒有任何東西,值得拿健康去換!
功名、聲望、權力、地位、財富這一切種種都非常誘人,不過統統都是虛幻的。可以追求,但千萬要適可而止。天底下,只有自己的家人和健康,才是真啊!

2017年1月30日 星期一

遊覽星巴克101 35F

2017/01/15到台北開國小同學會時,以前的國小同學小珊說Taipei 101有一間星巴克101 35F門市,還要先預約才能進去,喔!!!這間星巴克就引起我的興趣了。

正好小王子現在到了一個求知欲很強的時期,什麼都想要親自見證,所以一旦他從幼稚兒園那兒知道了Taipei 101大樓是台灣最高的大樓,他就想要親自去看看。

可是到Taipei 101的頂樓成人是需要台幣600元購票,小王子因為符合中華民國學齡前兒童出示證件免購票,不過與其花600元,不如花400元到星巴克101 35F門市,加上中餐更好,所以我就決定2017/01/22帶小王子去Taipei 101 35F。

2017/01/18我先打電話02-8101-0701去預約1:30到3:00的時間,然後店員報給我一組預約序號,2017/01/22當天入場時,會需要確認這組序號,且每個人的低消是200元。

2017/01/22當天,坐火車到台北火車站後,轉乘信義線,直接就可以到Taipei 101了,以前的忠孝線只能到的巿政府,要再花15分鐘走過去的日子結束了。

我們提早20分鐘去Taipei 101的office building排隊,本來想說排第2名應該可以早一點點餐,不過等到坐電梯時,所有的順序都亂了,所以早到沒有什麼意義。反而是如果排後面的,最後進電梯的,可以早一點去搶位子。

1:30一到,店員就在一樓先一一確認每個人的預約序號,然後帶我們坐電梯直上到35樓。

小王子和我一到35樓,就先佔了靠窗的位子。然後,我就衝去點餐,免得要浪費時間在等待,這二點很重要,因為靠窗的位子視野好,早點餐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餐點,不然最後只能買大家都不要的餐點。

雖然事前我已經先寫下要點的輕食,但到現場卻沒有這些餐點,所以店員請我直接看現場有的東西來點餐,最後,我點了LOHAS蔬果棒、雞肉可頌堡、經典總匯三明治、雙菇烘蛋堡、柳橙汁共花450元。此外,因為我先前去星巴克喝咖啡時,有被選中填寫完線上問卷,就可以免費獲得一杯中杯飲料,所以我用這張免費招待卷點了一杯中杯濃粹那堤。

店長還有建議我,下次可以預約4:00左右的時間,因為可以看到美美的夕陽。是個很不錯的建議。

待在星巴克101 35F時,因為有去上厠所,所以還看到同樓層有Family Mart, 維康, 和料理食堂, 隨意鳥地方101, 中華電信。也許下次可以去吃和料理食堂或隨意鳥地方101。


 

天氣不錯,所以35F的視野真的很好,能看到很遠的地方,小王子也因為新鮮,所以覺得很新奇。


 

回程時,我們因為要先彎去國父紀念館一趟辦事情,所以本來真的想要走去忠孝線的巿政府站,沒想到誤打誤撞看到UBike,所以我就用UBike雙載小王子騎到了巿政府站,省了好多腳程。不過到UBike的巿政府總站,還是被女管理員唸說不應該雙載。

這天是一趟完美的旅程。

==============================
店家名稱:星巴克101 35F門市
地址: 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5段7號35樓之1 (台北101大樓內35樓)
電話: 02-8101-0701
營業時間: 10:00~18:00 (每人低消200元,需預約,每梯次限90分鐘)
==============================

台積電2016第四季法說會重點摘要

  • 28奈米的巿佔率約有80%,但16奈米只有65%-70%的巿佔率,這並不符合台積電的預期。
  • 台積電確實有12奈米,是從16奈米改良之後衍生出來的。
  • 10奈米將在2017上半年開始ramp up,10奈米大量ramp up會在2017下半年。
  • GPU for PC 對台積電來說算是繪圖應用,GPU for Server算是HPC。
  • Raw Wafer Price的上升對台積電的毛利影響只有0.2%的減少。
  • 因為許多客戶從8吋晶圓移到12吋晶圓,所以導致8吋晶圓的產能利用率在去年有二位數的減少。
  • 7/10奈米在晶圓出貨量上將小於28奈米。
  • 2017/02/14將舉行董事會,會中將會決定增發股利的金額。
  • 10奈米的營收將在2017Q3時,超過10%。
  • 台積電不會排除在美設廠,但台積電考量建廠的條件不是在勞工成本,因為在台灣雇用的勞力成本並不比美國低。台積電的新竹、台中、台南廠區都是在一日生活圈中,可以在二小時內,任意將員工從一地轉到另一個工作數個月之久,而且,台積電在台灣有很多的合作夥伴,一但在美國製造後,台積電將失去這些優勢,代表台積電的所有客戶也會失去這些優勢。
  • EUV會在7奈米的第2年開始採用。
  • 台積電的前5大客戶佔營收的50%,前10大客戶佔營收的70%。

2016年12月27日 星期二

「野人獻曝的愛情 蠢歸蠢但是甜蜜」之讀後心得

(2016-12-27自由時報的副刋)

野人獻曝的愛情 蠢歸蠢但是甜蜜」是篇不到900個字短文小品,出自於2016-12-27自由時報的副刋,我非常喜歡,它把為愛瘋狂的行為,寫得生動活潑。

野人獻曝的愛情 蠢歸蠢但是甜蜜」這篇文章主要是談二個重點,第一是不要害怕丟臉,因為這是為了自己,為了爭取自己的愛情,值得一而再,再而三地丟臉;第二是所有的人在愛情前面都要低頭的,因為當我們愛上一個人,就成了野人,為愛就盲目了。

千萬別以為做野人很見笑,人一生中,能做一次野人,能遇到一次擁有自己的國王,都是很難能可貴的。

「一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華里,遇到你。」上面這段徐志摩的字詞,就在描敍能做為野人是多麼幸福地一件事。

女孩子主動積極地暗示明示男孩子是該值得鼓勵,不要害怕。趁年輕,多做些蠢事,將來老了,才有滿滿的回憶而不枉此生。

男孩子要有自信,對自己心儀的女孩人有技巧試探,不要因為一點挫折就放棄,但也不應死纏爛打,像揮不走的蒼蠅一般。

回顧這一生的愛情,大部份的時間都是別人來獻殷勤,但我常常也很佩服那些女孩子的勇敢,因為她們的斤兩都還不夠就來野人獻曝,這一來雙手奉上的愛情,一定會碰到軟釘子的,可是她們還是義無反顧。

有些我處理的好,對方也聰明,沒傷和氣,還是朋友同事。但有些女孩,就沒那麼幸運,太直接的進貢,嚇到別人,也回嚇到自己,以後就沒有和平的關係。

不是每個人的愛情都能多彩多姿,或有機會品嘗愛情裏的各種酸甜苦辣,更何況愛情是無法言傳的體會,比如像是思念,又何止思念二個字那麼簡單。

生命的富饒,不是金錢上的富裕,而是心靈上的體驗,愛情是買不到的。

2016年11月29日 星期二

上市、上櫃、興櫃、創櫃股票的不同

上市股票 
指已經公開發行並於集中市場以開掛牌買賣的股票,公司申請上市必須符合證交所規定條件,包含設立年限(至少五年以上)、資本額及獲利能力等。申請條件較上櫃股票嚴格。

上櫃股票
已公開發行但僅於櫃檯賣買中心買賣的股票,公司申請上櫃必須符合證交所規定條件,包含設立年限(至少三年以上)、資本額及獲利能力等。申請條件較上巿股票寛鬆。 

興櫃股票
目前未上市櫃股票主要是透過證券商進行撮合買賣,最常發生的弊端就是買方買到假股票,或賣方賣了股票卻拿不到錢,有了興櫃股票後,就能提供未上市櫃公開發行公司的股票一個合法、安全、透明的交易管道,也就是說,讓未上市櫃公司的股票能公開發行,並透過在興櫃交易而有了集保。

由於興櫃市場的目的在使未上市櫃股票交易台面化,所以興櫃是採申請制,只要符合主管機關開立的條件,都能在興櫃掛牌,並不像採核可制的上巿和上櫃公司。

此外,公司在申請上市、上櫃前,必須登錄興櫃市場滿六個月。


創櫃板
「創櫃板」主要係取其「創意櫃檯」之意涵為命名,係定位為提供具創新、創意構想之非公開發行微型企業「創業輔導籌資機制」,提供「股權籌資」功能但「不具交易功能」,所以企業可以自由選擇投資人,而投資人若要賣出股份,則必須自己尋找買家。

認購創櫃板股票方式與一般購買興櫃及上市櫃股票之方式不同,投資人僅可透過「證券櫃買中心」的「創櫃板公司籌資系統」辦理認購,而非透過證券商辦理認購。

由於創櫃板對登錄公司的設限最少,因此投資風險高,創櫃板為了做好控管,所以反而是針對投資人做設限,若為一般投資人,其投資限額為最近一年內透過創櫃板對所有創櫃板公司認購投資股票累計金額不得逾新臺幣15萬元。若為天使投資人、具財力證明之自然人或原始股東,則不設限。


未上市股票
在未上市股票中又分為兩種,一種是「已公開發行」,另一種是「未公開發行」。這兩者的區別是在於公司的資本額(股本)是否超過兩億元。依照國內的相關法令,凡公司資本額超過新台幣兩億元以上者,均需強制公開發行。公開發行的用意是讓規模較大的公司的股票,不會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因此資本額超過兩億以上的公司,是可以自由買賣股票的。但未公開發行的公司,就不能公開買賣股票,只能私下交易了。(好股網)


全額交割股
買進時需先繳交全額股款,經紀商才會接受委託,代為買進;賣出時也要先繳交股票,經紀商才會接受委託代為賣出,且不接受信用交易,即不得以融資融券之方式交易。(wikipedia)

興櫃股票的注意事項

  • 興櫃股票交易時間較一般上櫃股票的交易時間長,為上午9點到下午3點。
  • 興櫃股票沒有漲跌幅的限制。
  • 興櫃股票買賣的總費率=證券交易稅+買入手續費率+賣出手續費率=0.003 + 0.001425 + 0.001425 = 0.00585(千分之五點八五)
  • 興櫃股票的最低成交單位為一股,因此,在網路上所看到的交易數量是以每股為單位,但上巿櫃的交易數量是以每張1000股為單位。
  • 三大法人指的是外資、自營商、投信。

2016年11月27日 星期日

落難的上海商業儲蓄銀行(5876)



認識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已經有10年的歷史了。最初認識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是因為聽過有關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應付雙卡風暴的報導,它在2005年底和2006年年初爆發出來的雙卡風暴中,毫髮無傷,看起來是一間很特別的銀行。

當時雖然有想過要買它的股票,但因為它沒有上巿櫃,買賣真的很不方便而作罷。

接著,上海商業儲蓄銀行也成功地躲過了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引爆的金融海嘯,而且,在2016出問題的TRF上,上海商業儲蓄銀行也未承做,這很明顯可以表示出這間銀行擁有最頂尖的金融風險管理能力。

2001/06,歷經波折的「金融控股公司法」在立法院正式通過,2001/11開始施行後,各家銀行拼了命轉型成金控公司,但上海商業儲蓄銀行亦不擠金控列車。金控需要成立銀行、證券、保險、票券等業務,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到2016年都沒有證券與保險業務,其評估證券與保險市場目前呈現飽和狀態與獲利不高的情況下,目前並不打算開拓這兩項業務,目標還是專注在銀行的本業上。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再一次不一蜂窩地做跟屁蟲,而是專注本業,走出不一樣的路,非常難得。

銀行很有錢的,有了錢就想做怪,可是一般人很難從銀行的金融業務了解一家銀行的金融風險,我們只能比較同業在不景氣時的獲利能力,或是踩到金融地雷的可能性,來判斷一家銀行的好壞。從這幾次的金融危機事件來看,我覺得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是台灣銀行業的A咖。比起國泰金、富邦金更好。

2014/09/25上海商業儲蓄銀行以參考價每股新臺幣40元登錄興櫃,在當時我並不知道。直到2016年初,無意間知道了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有掛牌興櫃,代號5876,才將它列入到我的候選名單中,可是因為加權指數一直處在高點,所以也就沒有做買進的動作。

一直到2016/11/13,偶然間,又再次看到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的相關新聞,才又去查了一下它的股價,哇,這下不得了,股價從40元一路跌到25元,這是發生什麼事?

然後,開始上網Google了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的新聞,但找不到什麼新聞,也不知道為什麼會跌這麼慘。接著,追了它的ROE,從2012 ~ 2015連續4年的ROE都是穩定在10左右,加上看了獲利、配息和EPS,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既然認定是好股票落難,而且,目前美國聯準會很可能在Donald Trump當選後,會開始做升息的動作,進而減少金融業的利差損,所以開始計算合理價:

如果以ROE來計算合理價
2012 ~ 2015 Avg ROE = 10.2 = (10.2 + 10.4 + 10.1 + 10.1) /4
每股淨值 2016 NAV = 28.79
淑價 29.37 = 10.2% * 28.79 * 10 = Avg ROE * NAV * 10 倍本益比
貴價 88.10 = 10.2% * 28.79 * 30 = Avg ROE * NAV * 30 倍本益比

如果以EPS來計算合理價
2012 ~ 2015 Avg EPS = 2.79 = (2.57 + 2.74 + 2.87 + 2.98)/4
淑價 27.9 = 2.79 * 10 = Avg EPS * 10 倍本益比
貴價 83.7 = 2.79 * 30 = Avg EPS * 30 倍本益比

最後,再對照目前的興櫃牌價為25.96元,因此,看來應該是建立部位的好時機。所以,隔天2016/11/14,我就分批開始敲進上海商業儲蓄銀行。

=============================
二岸三地共有三家上海銀行
遠見雜誌」曾經刊過:

追溯起來,在兩岸三地都名為「上海銀行」的金融機構,的確系出同門,但好像又各自獨立,外界始終弄不清楚。

台灣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發言人、服務上海商業儲蓄銀行32年的副總經理何信旺,倒是很簡單地做了區分,「八個字、六個字和四個字」。名字八個字的是台灣的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六個字是香港的上海商業銀行,四個字就是上海的上海銀行。
……
從將來交班來看,榮鴻慶目前分配的版圖是:兒子榮智權管香港上海銀行,孫子榮康信則接管台灣上海銀行。


維基百科」也針對這三家銀行有做了介紹和說明: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The Shanghai Commercial & Savings Bank),由陳光甫先生在1915年於上海創立,董事長為榮鴻慶,榮鴻慶的家族榮家,是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第一大民營股東。
1949年,國共內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播遷台灣,為避免中國大陸分行據點遭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清算,上海商業儲蓄銀行遂於1950年將香港分行以上海商業銀行之名在香港註冊,脫離本行;惟目前仍以特殊的控制股東身份,持有香港上海商業銀行約60%的流通股票(香港上海商業銀行則持有中國大陸上海銀行3%的股票)。

1954年,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於台北市設立總管理處,並於1964年6月29日經政府核准復業,於隔年(1965年6月16日)在台北市正式復業,成為唯一自中國大陸遷台復業的民營銀行。

上海商業銀行(Shanghai Commercial Bank)是一間香港銀行,源自創辦於上海的原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的香港分行,由陳光甫於1915年創立。

上海銀行(Bank of Shanghai),原名上海城市合作銀行,成立於1995年12月29日,是一家總部設立在上海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其是由上海市國有股份、中資法人股份、外資股份及眾多個人股份共同組成的。

=============================

2016年11月23日 星期三

「北非諜影」的觀後心得

「北非諜影」也是一部經典老片,因為想重溫「羅馬假期」,所以乾脆就把已知的這些黑白片全部一次看完,這是其中一部。

「北非諜影」之前我並沒有看過,可是這部片不但劇本好到不行,導演也拍得極好,從頭到尾絶無冷場,我也沒有按下任何快轉鈕,唉!真得很好看。所以,其實這部片子有沒有上色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北非諜影」榮獲1944年奧斯卡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改編劇本獎。實致名歸。

英格麗•褒曼長得非常漂亮,可惜在演技上和「羅馬假期」的奧黛麗•赫本有一段距離,在氣質上,也少了奧黛麗•赫本混然天成的貴氣。不過這是我個人的看法。

在承平時代,有情人終成眷屬就已經很難了,在戰爭下的愛情,更是難以完整。所以二個頂尖的男人,同時間愛上同一個女人的這種愛情是不會有好結局的。

我覺得這部片子,演技最好的卻是由克勞德•雷恩斯飾演的路易•雷諾局長(Captain Louis Renault)。

「羅馬假期」的觀後心得

昨天(2016/11/21)重溫了經典黑白電影,「羅馬假期」(Roman Holiday)。

我還記得小時候,可能是高中還是大學時,應著媽媽的要求,我和妹妹手牽手到統領百貨的電影院去看,當時只覺得很好看。

這次看線上電影,從頭到尾絶無冷場,我也沒有按下任何快轉鈕,唉!真得很好看。

我覺得奧黛麗•赫本很可能真的在她的前世裏當過公主,那份氣質和神韻,以及心態的掌握,都是恰如其分。

所以「羅馬假期」獲得了1953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奧黛麗•赫本)、最佳服裝設計獎(黑白片)(伊蒂絲•海德, Edith Head)、最佳劇本獎(劇情片)獎項,一點也不令人驚訝。

「羅馬假期」的故事,如同任何的愛情故事,一樣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只要把公主換成現在政治世族或是權貴,再把記者換成一般的路人,一樣能上演另一部「羅馬假期」。

公主何其幸運,在她暈睡時,能遇上一位沒有佔她便宜的男人,在羅馬的一天遊樂後,這個男人又能不被名利薰心,不但保護了公主的名譽,還留下珍貴的照片給公主做紀念,更重要的是這個男人的一個決定最終避免了一場社會風暴。

有了真實生活歷練的小公主,真的是一夕登大人,以前,她為別人而活,現在她為自己而活。

拍續集的主意一直到現在都還有,但愛情最美的地方,就是無條件的付出,不求回報。有了續集,可能就有了回報,也許,就沒那麼美了。況且,沒有了奧黛麗•赫本演出的公主,對我來說,意義也就沒有那麼大。

而這個記者何其幸運,從天上掉下來一個公主,二人談了一場純純的愛,夫復何求?人生這樣就夠了吧!有些東西是金銀財寶再多,也買不到這樣的緣份。把這份愛深藏在心中就好了。

最後,我最喜歡的經典對白是:Life isn’t always what one likes.

2016年11月20日 星期日

台積電2016第三季法說會重點摘要

  • 7奈米,將於2017Q1做risk production與qualification。預計於2017Q2,將會有15個以上的客戶做tape out。
  • 5奈米已於2016年開始開發,目前已過了path finding,開始進入技術發展的階段,EUV將用以improve density, simplify process complexity and reduce cost,預計將於2019H1開始risk production, qualification。
  • 2017年完成7奈米製程,2018年升級7奈米,2019年完成5奈米製程。
  • 10奈米己在2016Q3從RD到製造,目前已有5個客戶tape out,將於2016Q4量產,並於2017年年初出貨。
  • 16奈米仍持續改善良率和cycle time,28奈米的需求強勁,且預估仍會持續數年,所以台積電將會針對bottleneck的部份增加新的機器。
  • Nanjing Fab於2015 Dec宣佈,已於2016年6月破土,將於2018H2開始16奈米量產。會從台灣將現有的產能移到Nanjing Fab,而不是新增產能。
  • 何麗梅重申,由於自由現金流的持續改善,台積電的股利發放將會在未來幾年穩定增加。
  • 2016年是16奈米的第二年,因此,將於2017年上升到公司的平均毛利率。
  • 2016年每支手機貢獻9美元,到2017年每支手機貢獻10美元。
  • 在InFO和CoWoS上,tsmc不會負全責,而是會針對失敗的部份和客戶及合作廠商一起找出問題,並釐清負責任的人。
  • 台積電的產能建制都是基於客戶的需求,2017年,將會有客戶從16奈米移到10奈米,所以如果16奈米的需求不如預期,則會有一些16奈米的tool會移到10奈米上,這樣的轉換效率非常高。

2016年11月19日 星期六

台積電2016第二季法說會重點摘要

  • 由於自由現金流的持續改善,台積電的股利發放會穩定增加。
  • 10奈米,已有3個客戶Tape Out,將在2016 Q4量產,2017Q1帶來營收。
  • 7奈米,預計在2017年H1有Tape Out,在2018年年初量產。EUV可能在7奈米的2nd wave中使用,但為了避免redesign,台積電會儘力避開這樣的情況發生。確實有客戶希望能在7奈米中使用EUV。
  • 5奈米將利用EUV來improve density, simplify process complexity and reduce cost,預計在2019年H1開始試產與認證。
  • 目前已有4台EUV,將於2017Q1增加2台量產型的EUV,依目前的EUV開發進度,預計會在2020年的5奈米大量使用。
  • 16奈米,將佔2016年營收20%以上。
  • InFO已量產,將於2016Q4帶來超過1億美元的季營收。2017年會開發出下1個世代的InFO。
  • CoWoS仍只有小量生產,但仍看好它的潛力。
  • 7奈米會有很大一部份的客戶使用InFO,而CoWoS會在7奈米的High Performance中使用到,但量不大。

2016年10月16日 星期日

「細胞記憶:揭開前世今生超連結.業障病.細胞靈魂印記的驚人祕密」之重點摘要

(圖片來自金石堂網路書店)


由於我已經看過不少有關前世今生的書與文章,因此,這本書我翻得極快,對於書中所提到的案例也沒有特別感到興趣。

不過有關守護神的事,倒是第一次聽到。我想,這個守護神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不讓過去的負面情緒,影響到今生。這是個蠻重要的觀念,因為記憶回溯不見得都是回溯到能幫助今生的好的事務。 

【出版緣起】......7

我們的身體就是這麼的不可思議。當我們的意識早忘了,或是還沒察覺到某個東西時,我們的身體,我們的所有細胞,竟然可以在不到一秒鐘的時間,就辨識出那個曾傷害過我們的人的磁場或氣場。

這如果不是細胞記憶,那麼,這該如何解釋?

就算有人不同意用「細胞記憶」這四個字,我覺得用「磁場」或「靈氣」、「靈魂」也沒有關係,重點是,我們的身體是和靈魂連接的,我們的身體不只是一些蛋白質和其它元素的組合而已,他也是靈魂和能量的延伸,或是靈魂的固體化能量。

【導讀一】何以靈療?一個另類的角度 餘德慧.....11
【導讀二】以平常心看待前世回溯療法 蔡昌雄.....16
【推薦序】釋放細胞記憶,才是重生的關鍵 BRUCE.ALLEN..22
【譯序】黃漢耀.....26
【作者序】....29

第一章 神祕的細胞記憶.........................33
開場白..........................................34
從自己的細胞找出創傷............................35
細胞記憶的治療旅程..............................37
真實不虛的前世..................................39
在輪迴中成長、學習..............................40
我對前世的看法..................................42
遇見建造金字塔的古代靈魂........................43
等待被釋放的記憶................................44
前世的奧祕......................................45
揭露「治療」的力量..............................46
隨機挑選志願者做實驗............................48
治療就是:放下痛苦與恐懼........................49
細胞記憶:前世與今生的關聯......................51

我們的身體,是由好幾億個互相影響的細胞所組成的

每一個細胞都是活生生的,能夠呼吸、思想、感覺的有機體,而且對於潛意識心靈的訊息,也能夠反應、接收、保留。進入催眠狀態的時候,我們整個人完全由潛意識主導。舉例來說,
如果催眠師告訴我們,他的手指頭是一根點燃的火柴,這時候,當他的手指接觸到我們的手臂時,手臂的細胞就會作出如同被火灼燒的反應。

我們的靈性原封不動,很安全、很完整活在潛意識裡,無論我們的意識是否健康或者不健康。

我們的靈性記得靈魂經歷的每件事,包括這一世,以及我們被創造後的每一世。

我們的靈魂進入肉體的那一瞬間,靈性的所有訊息與記憶,會灌注到我們的身體細胞裡,然後我們的細胞會對這些訊息與記憶起反應,一直到靈魂離開肉體,再度「回家」。

我們的細胞不僅對這一世的記憶起反應,也會對前世記憶有所反應,不論我們的意識心靈記得與否。

所以,進入這些細胞記憶,我們可以清除長期隱藏的疾病、恐慌、痛苦與創傷,重新創造出可以讓靈性欣喜的身心健康。

靈魂累世的資料庫注入細胞裡......................53
胎記的祕密......................................54
感謝前世胎記....................................56
形態共振........................................58
多麼熟悉的陌生人................................60
細胞記憶與通靈..................................62
細胞記憶與黑暗界................................65
醫療界的朋友....................................67
掃除靈性的迷塵..................................68
一定有「最後的選擇」............................71
絕不超過兩次....................................73
受心靈影響的身體疾病............................75
前世的創傷記憶,總在今生同年紀時發作............77
憂鬱症..........................................79
詛咒是不存在的..................................80
不可以隨便否定..................................82
另一界的家鄉 ...................................83
孤單也是一種懲罰................................84
直接到「創傷進入點」............................86
直接找出痛苦起因................................87
與去世的愛人重逢................................89
第二章 恐懼症與感情障礙........................93
李莎‧恐懼被遺棄‧渴望擁有家庭..................94
感激這一世的任何東西............................96
欣西亞‧自我毀滅‧渴望被關心....................97
覆蓋茅草的簡陋石屋..............................98
她曾經以「鬼魂」形態存在........................100
雷恩.與配偶保持距離,感情生活模棱兩可...........101
不敢付出情感,是為了保護自己....................103
白詩.廣場恐慌症.在空曠的場所與大庭廣眾之下.莫名極度恐懼..105
任何人都可被催眠................................106
過去的一切,都已經結束..........................108
溫蒂.害怕水....................................109
應該讓細胞記憶負責嗎﹖..........................110
妮兒‧承擔不起的失戀............................112
另一個時空裡的心痛..............................114
薛爾頓.過度責任感.要求每件事保持秩序.不斷擔心死亡.藥物濫用..116
不再恐懼死亡....................................118
莎拉.憂鬱.頭疼.強迫性過度飲食................121
安安靜靜愛著他..................................122
以肥胖武裝自己..................................124
麗麗安.怕火....................................126
聖女貞德再世﹖..................................127
茱麗葉‧好太太的錯誤............................129
太愛她就壓榨她..................................130
不是「愛」,是「趕快逃﹗」......................132
瑪麗貝絲.永遠的伴娘.永遠不是新娘..............135
我是快樂、有尊嚴的妓女..........................137
八歲的小傑‧過動‧呼吸困難......................138
大家庭所以愛吵鬧................................140
釋放細胞記憶,只要一瞬間........................142
第三章 健康與身體挑戰..........................145
史蒂夫.慢性消化不良............................146
感覺到敬畏與上帝的觸摸..........................146
綠色草原是「故鄉」的照顧........................148
艾格西.感冒.胸痛與肺炎........................150
催眠過後毫無記憶................................151
卡麗,背痛與臀部疼痛.雙腿與雙腳麻痺.............154
朱莉絲.氣喘....................................156
與母親相處不好,易生氣喘........................158
文博.多重硬化症................................159
最勇敢與最傑出的靈魂............................161
四個前世關係密切................................163
周莉莉.厭食症..................................164
我心歸屬於寧靜叢林..............................165
以「獨行俠」為生命課題..........................169
告訴細胞:我不想死﹗............................171
瑞奇.嚴重頸痛.暈船............................173
暈船的海盜......................................174
我的指導靈名叫「阿隆」..........................175
指導靈的警告不可小覷............................177
羅娜.氣喘‧慢性背痛............................179
很想會見未來的孩子..............................180
靈魂在明亮小溪上相遇............................182
第四章 正面的細胞記憶與今生的細胞記憶..........185

我們已經知道,來自前世的負面細胞記憶,應該釋放到聖靈的白光裡。靈魂的完美記憶是天賦的,可以回想出任何經驗過的事情。我們已經看到許多身體與情感痛苦的個案。但是,我們在塵世與「另一界」的生活還會經驗到快樂、勝利、健康與平靜,這些正面的細胞記憶對我們現在的生活有極大的價值。

既然提到現在的生活,我們就不能抱持刻板印象,認為所有的細胞記憶跟現在無關,完全來自前世。

在時間與事件的不斷交替之中,所有的「現實」不能僅僅局限在意識心靈的記憶裡,所謂的「現實」應該是,意識記憶與灌注在細胞裡的靈魂記憶,不斷互動交融。

我們的意識心靈是有缺陷的、是容易遺忘的,而且會自我保護它們盡最大努力,相信自己所要相信的,以自己的利害觀點詮釋「事實」,所以,他們的經驗是無法被信賴的。如果所發生的一切經驗,只能限制在我們的意識記憶裡,那麼很明顯地,沒有人記得曾經在子宮內住過,也沒有人記得曾經被生出來,我們的生命從三歲憑空開始。

所以,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不管記憶是正面還是負面,靈魂一直把所有的記憶都管理得有條不紊,然後才讓我們的身體細胞去運作。

吉兒‧生涯十字路口..............................187
「正義使者」的生命課題..........................187
每天往前看才叫成功..............................189
賽斯‧家有生重病女兒............................190
靈媒也可能說錯..................................193
凱爾妮 ‧懷孕...................................196
生命中的神祕小插曲..............................196
靈魂到「另一界」安慰兒童........................198
貞妮‧婚姻問題 ................................201
婆婆當家的最大驚訝..............................202
在「故鄉」計劃重返人間..........................203
在婆媳衝突中學習「容忍」........................205
四歲的小馬弟‧慢性憂鬱..........................206
兒童沒有心機,容易被催眠........................207
以「大愛之光」融化傷害..........................209
老之又老的靈魂記住很多事........................211
第五章 你的前世祕密............................214
你的前世之旅....................................215
我認為我無法被催眠..............................216
我不知道如何觀想................................216
如果我發現自己前世是個可怕的人,怎麼辦? .......217
適合自己的方法..................................221
光與顏色........................................222
使用蠟燭........................................223
錄音與筆記......................................224
進入觀察位置....................................225
耐心............................................226
放鬆............................................229
回到今生的過去..................................232
前世之旅........................................236
護 法...........................................241

一旦從身體與情緒的負面細胞記憶解脫出來,你一定想保持現有的喜悅與自由,不希望新的疾病與其它負面情緒幹擾新生命,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是我的指導靈法蘭欣所教導的:護法(sentinel)觀想。

就是單純去想一個人,可以是男性,也可以是女性,有防衛武裝,像衛兵或門神一樣,站在胸部至腹部的地方守護著,我個人所採用的觀想是一名男性,像是神鬼戰士的鬥劍士,持盾、頭戴盔甲、身穿紫色勁裝、手執金色長矛,而且籠罩在聖靈的白光之中。我會一天觀想好幾次。

任何時候你都可以召喚這個「護法」,只要閉上眼睛,想像護法站了出來,手持兵器,對於即將攻擊你的任何負面能量,給予痛擊。不過,首先你必須先淨化你的細胞記憶,護法才會更有威力,然後你才會保持在最強壯、最純粹、最健康、最有能量的狀態。

守護神是你的秘密,可以提醒你,你前世今生所愛的任何人,隨時隨地都願意幫助、保護你的靈魂。只要你能隨時保持覺知的心。

願神聖的護法加入你,願你的新生命更快樂、健康,更有生產力、更有創新精神。我全心全意祝福你們。

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返璞歸真」之重點摘要

(圖片來自苗栗縣立圖書館)

ISBN:957-9263-44-2

這本書不好找,因為連台灣圖書總館都沒有收藏。

如同作者一開始在序言所說的,本書只是一個記錄靈魂伴侶(我認為應該正名為「雙生火焰」)的故事,我並不推薦花時間看這本書。

伊莉莎白和畢卓羅同時接受布萊恩•魏斯的精神治療,但身為靈魂伴侶的二人,卻完全不相識,布萊恩•魏斯雖然遵守從業道德,沒有向二人說出他認為他們就是靈魂伴侶,只故意將二人的診療時間連接在前後,讓二人有機會照面,但他們卻沒有認出彼此。

直到診療結束的某一天,二人在機場因故搭上同一班飛機,才有機會搭上線,進而認出彼此,然後結婚。

第五章

越南佛教高僧及哲學家——釋南罕,曾經寫過有關如何品茗的訣竅:你必須在現在這個時刻完全清醒,才能真正享受茗茶的滋味。只有在對現在非常珍惜的情況下,你的手才能感覺茶杯傳來的那種令人心曠神怡的溫暖。只有在現在才能聞到茶的芳香,嘗到它那甜美的滋味,領略它美妙的所在。如果你還在緬懷過去或擔心未來,你就會完全失去享受這杯茶的機會。你對茶不屑一顧,茶也不翼而飛。

生命就像這樣。要是你不完全把握現在,瞻前顧後,而現在轉瞬間早已無影無蹤。你將無法體驗到生命的感受,意味、微妙與美好。“現在”仿佛飛快地離你遠去,讓你望塵莫及。

過去已成定局,從中記取教訓,就讓它過去;未來根本還沒到嘛,不須浪費時間為它擔心。擔心往往是杞人憂天或庸人自擾,完全無濟於事。當你不再為已經發生的事情反復沉思,不再為也許永遠不會發生的事情患得患失,那樣,你才會存於現在這個時刻。然後你才能開始領略人生的樂趣。

第六章

這種過程和我們看電影有點相似。現在這一世的心靈聚精會神非常機警,隨時在觀察、判斷。觀眾的心靈會將電影中的角色與劇情,拿來和自己這一生的各種際遇兩相比較。患者就好比是看電影的觀眾、影評人和電影中的主角一樣,同時扮演三個角色。患者能夠運用他這一世對歷史和地理的認識,來為重大事件的發生斷定年代,確定時間以及尋出正確位置。從頭到尾在整個看電影的這段時間裡,他仍然繼續維持在深沉的催眠狀態中。

第八章

我們的身體和我們的靈魂之間的關係,就像汽車和開車的人一樣。

永遠要記住:你是開車的人,不是汽車。別把自己當做交通工具!

近來大家都強調要延長生命的期限,想要長命百歲,這種想法相當荒謬。好比你那輛福特老爺車已經開了二十多萬英里,你還要繼續把它開到三十萬英里一樣。整個車身都已成了破銅爛鐵,傳動系統也重修了五遍以上,引擎上的零件也都七零八落,然而你仍不肯甘休。就在此時,在大街轉身處一部嶄新的“雪佛蘭(Corvette)車正在等你。你只需要輕輕地邁出那輛福特老爺車就可以順利地坐上那輛雪佛蘭。開車的人,靈魂,永遠存在。變換的只是汽車而已!

還有,順便提一下,我想就在路上等你去開的或許是一輛法拉利(Ferrari)呢!

第九章

“一切都是愛……一切都是愛。有了愛才能產生諒解,有了諒解才有耐心,那麼時光也就停頓。那時,現在就是一切。”

一刹那間,我領悟到了這些思想的真諦。真實就是現在,現在就是真實。緬懷過去或擔心將來只會帶來痛苦和疾病,耐心可以使時光停頓,上帝(佛陀)的愛就是一切。

我也立刻就瞭解這些思想能使傷痛痊癒的能力,我開始逐漸豁然開朗。

“愛是終極的答案。愛不是一種抽象概念,而是一種真實的能量,或是許多有相互關係的能源集合在一起的光譜,你可以自己‘創造’它,永存於心。只要去愛就行了。你就會開始在自己內心裡接觸到上帝(佛陀)。去感受愛的滋味,表達你的愛心。”

“愛可以消除恐懼。當你在感受愛的滋味時,你不可能會害怕。既然每一件事物都是能源,而愛又涵蓋了所有的能源,因此一切都是愛。這是一條強而有力可以找到上帝(佛陀)的本性的線索。”

“當你正付出愛心而又不感到害怕的時候,你就能寬恕。你能原諒別人,也能原諒自己。你會開始用正確的眼光來看待一切事物。內疚與憤怒是同一恐懼的反射。內疚或罪惡感是內心所產生的一種微妙難以覺察的憤怒。寬恕將內疚與憤怒一掃而空。他們是毫無必要,有害身心的情緒。而寬恕,它是一種愛的行動。”

“驕傲會阻礙寬恕的實行。驕傲是一種自我(包括自大、自私、自尊心等在內)的顯示。自我猶如過客是短暫的,並非你真正的自己。你並不是你的身體。你也不是你的頭腦。你也不是你的自我。你比它們都更大得多。在這三度空間的世界裡,你需要你的自我來生存,但在為人處世的時候,你只需要部分的自我而已。其餘的部分——驕傲、自負、防衛、恐懼、——對你有損無益。這些其餘的自我使你遠離智慧、喜悅和上帝(佛陀)。你必須超越自我找到你所能接受的自己。這種真正的自已(本性/神性/佛性)是你永恆不變,最深沉的部分。它是有智慧的,有愛心的,安全的和充滿喜悅的。”

“在這三度空間的世界上,知識固然重要,但是直觀真理更重要。”

“你已經將真實與虛幻倒置。所謂的真實是要對你的不朽性、神性及永久性有所認知。而你所居住的三度空間世界才是虛幻。這種真幻倒置正在對你造成傷害。你渴望確保安全的幻象,而非智慧與愛所帶來的平安。當在真實的時候,你會企盼被領受,你永遠不會遭到拒絕。自我造成幻象因而蒙蔽真理。必須排除自我,然後才能看到真理。”

“有了愛心與瞭解才會產生極有耐心的看法。你匆匆忙忙慌慌張張的道理何在?無論如何,你都認為時間不夠;這是你唯一的感覺。當你並非正在體驗現在,你在專心思考過去或杞人憂天地擔心未來,都會對你自己造成極大的感傷與悲痛。時間也是一種幻象。即使在這個三度空間的世界上,未來也只不過是一種機率的程式而已!何必這麼操心?”

“你自己本身也能治療自己。瞭解就是治療。愛就是最終的治療。治療師、導師和宗教師們都能幫忙治療,但能幫得上忙的時間極為有限。指引的方向來自內心,這條心路歷程遲早都得千里獨行。雖然在真實裡你永不孤獨。”

“如果你一定要計算時間的話,計算你所學到的課業有多少,而不是已經花了幾分鐘、幾小時或多少年。如果你到了完全瞭解的地步,也許你在五分鐘之內就可治癒自己。或是要花五十年。其實都是一樣的。”

“過去必須追憶然後將遺忘。過去就讓它過去。這對治療童年或前世心靈上的創傷非常有效。但是它對糾正你以往傳統的思想裡的一些態度、錯誤的觀念和信仰制度等也極為有用。實際上,對所有的思想都有極大的幫助。如果你滿腦子都是那些陳腐的思想,你哪有可能以一種清新明確的心態來觀看事物?萬一你需要學習某些新的事物時,到時候你怎麼辦?難道你會有推陳出新的看法嗎?”

“那些思想造成隔離歧異的幻象。自我使這種虛幻根深蒂固,這種虛幻造成恐懼、焦慮和極大的悲痛。恐懼、焦慮和悲痛輪番而上,必然產生憤怒和暴力。當這些雜亂無章的情緒盤踞人們的心頭時,這個世界上哪會和平?只有快刀斬亂麻。回到問題根源之所在。當你再次回到你的思想,那些老舊的思想,別去想它;取而代之的應該是,運用你直觀的智慧再度去體驗愛,沉思冥想。你就會看到原來萬物息息相關,共存共榮。你就會看到和諧,而非差異。看到你真正的自己(明心見性、開悟)。看到了上帝(佛陀、佛性)。”

“冥想與圖式擬想(Visualization)會幫忙你,使你不再思前想後患得患失,使你開始向前回溯,創痛自會痊癒。你會開始運用你從未用過的心靈,你會領悟,你會豁然貫通,你會耳聰目明增添智慧,世間方能太平。”

“你與你自己以及別人都有親戚關係。你在好幾世裡,好幾個肉身裡都曾活過。所以問問你現在的自己,為什麼你還是那麼心慌意亂?為什麼你不能心安理得地放手一搏?難道你擔心聲名受損,還是在意別人的觀感而舉棋不定?這些恐懼都是由於童年或更早之前受到制約因而產生的。”

“問一問你自己底下這些問題:‘那又有什麼損失?最糟頂多會怎麼樣?以目前的方式一成不變地度完餘生,自己將會心甘情願嗎?可能會面臨死亡的經驗?這麼做真有那麼危險嗎?’”

“在你的成長過程中,不要害怕會引起別人的憤怒。憤怒只是他們沒有安全感的顯示。一時害怕別人的憤怒將會阻礙你自己的成長。憤怒如果不能形成那麼多的憂傷的話,那它本身只是愚蠢。因此,應該以愛與寬恕來消除你自己的憤怒。”

“別讓沮喪和憂慮妨礙你的成長。沮喪是一種失敗的觀念,趕緊將它忘掉,別把它當做一回事。調整你的焦距,重新改變你的價值判斷。記住哪些是不能視為理所當然的事。並改變你對這些事物的看法,記住哪些事是重要的,哪些比較不重要。別再坐井觀天,墨守成規。記住要有信心,要抱有希望。”

“將焦慮化為烏有。它使人無所適從。焦慮是你自己隱隱約約一直記得喪失愛情,或自尊心受損,或失去耐心與平靜的表現。記住,你永不孤單。”

“永遠不要失去勇氣,以致不改放手一搏。你是不朽的。你永遠不會受到傷害。”

有時,這種訊息跟心理治療仿佛較無關連,好像來自一個年紀更大,更愛教誨的來源,風格也大不相同。有如他在講課,我在聽寫一樣。

“業報(Karma,亦可譯為因果報應或因緣)的類型有非常多種,有許多孽債必須償還。個人的業報(Indivdual Karma)其本質僅限於私人的義務、人情債或契約範圍之內,與他人無關。除此之外,還有集團業報(Group Karma),由團體所共同造成的孽債。集團又可分為好幾種:宗教、種族、國家等等。在一個更寬廣的層面,又有人間的業報(Planetary Karma,亦可譯為俗世的或行星的業報)它到時候將會影響整個世界的命運與結局。集團業報乃是個人孽債逐漸累積,積少成多因而形成的,但是它的後果最後還是會加諸到集團,或國家或整個行星之上。這種集團業報的運作,決定了整個集團或國家的未來。不過,集團業報也會報應到輪回轉世的個人身上,包括在這個集團或在這個國家之內的個人,或是同時發生互有關連,但並不在這集團或國家之內的個人,或是在一個更為後來的關鍵時刻……”

“行為舉止若是循‘道’而行,沿著通往上帝(佛性)之‘路’而行,就成了正道。其他的途徑最後都是絕路或是空幻,沿著那些途徑的行為舉止,就不能得道。正道能提升個人的靈性及重返人間。行為舉止如果心懷公正、慈悲、關愛、智慧或是我們所稱的神性靈性或佛性、本性的當然都是正道。正道的成果,即修成正果是最理想的目標。其他途徑所得到的果都是短暫的,虛幻的,錯誤的。那些成果使我們陷入困境或危機重重,同時也自欺欺人,它們不是我們真正渴望的目標,修成正果包含我們一切的目標與願望,我們一切的需要與祈求。”

“名望就是一個例子。一心一意以追求名望當做最終目標的,可能一時之間會聲名大噪。但這種名望將如曇花一現稍縱即逝,總沒辦法稱心如意。不過,要是某個人不求名,而名自來,這種名望得自正道,得自修‘道’,它才能流芳千古。不過,對得道之人來說,其實早已無關緊要了。兩者差別在於一種是為了私欲,為了追求個人的名望,而另一種是不渴望,不尋找得到的,那種名望只是修成正道的副產品而已。前者是虛幻的,是短暫的。後者才是真實的,是永恆的。前者造成業障必須還債,後者則不必。”

中國的老子在其《道德經》裡說過:“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是以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不自視故章,不自見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長。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這就是在說不追求個人名利順道而行,反而可以獲得名利,但對聖人而言,這些名利他們並不在乎。所以不以自生而生。

有時這種訊息簡單明瞭,一閃而過。

“目標不是獲勝,而真相大白。”

“上帝會寬恕世人,不過,你還得受到人們的寬恕……你也必須寬恕他們。寬恕同樣也是你的責任。你必須寬恕別人和受到別人的寬恕。心理分析無法治癒這種傷害,除了瞭解以外,你還得繼續努力,要努力改變,使這個世界更進步。改善人際關係,寬恕別人以及接受他們的寬恕。最重要的是在追求美德的時候,一定要主動積極,身體力行,口惠而實不至是不夠的。只是理智上的瞭解而不加以運用、補救是不夠的。表達你的愛就對了!”

第二十一章

我們不可能經常和我們所最牽腸掛肚的靈魂伴侶結為夫婦。我們的靈魂伴侶可能不止一個,因為靈魂家族結伴而來,我們可能會選到一個比較沒那麼水乳交融、難分難舍的伴侶和他結婚,他有某些極不尋常的事情要教給我們或向我們學習,使我們的靈魂更為完美。當我們找到靈魂伴侶的時候可能為時已晚,彼此雙方都已成家立業。或是跟我們最有關連的靈魂伴侶可能是我們的父母、子女或是兄弟姊妹等。或是與我們關連最深的靈魂他並沒有投胎轉世,他在另外一邊像個守護天使般的注視著我們。

有時我們的靈魂已有意願認為時機成熟,他或她會發現我們之間的愛意或化學作用,那種猶如曾共同相處過好幾個世代極其親密微妙的關連。但是他也有可能對我們產生毒害,那就關係到靈魂成長的問題。

如果某一個靈魂比起另外一個靈魂沒那麼進化較為無知,類似暴力、貪婪、妒忌、怨恨與恐懼等特徵就會介入彼此之間。這種趨勢對較進化的靈魂來說就是毒害,即使它是來自靈魂伴侶。通常救助的幻想會與“我可以改變他,可以幫助她成長”的想法同時出現。不過要是他不允許人家幫忙,或是在她的自由意志下她選擇不願學習、不願成長,那麼這段關係也就註定破裂。也許在另外一個來世,等到他在那個時候已經覺醒,彼此還有可能重續前緣,遲來的覺醒確實也曾發生過。

不過有些靈魂伴侶當他們投胎轉世之後,他們並不打算結婚,他們安排彼此相遇,住在一起等到他們認為課業已經完成了,然後再作更進一步的打算。他們對這整個一生的行程表的學習計畫書與一般人不一樣,他們並不希望,或覺得有必要在這一世裡一輩子待在一起。這並不是一種悲劇,只是一種學習而已。我們有永恆的生命可以常相廝守,不過,我們有時候也需要分別學習不同的課業。

一個靈魂伴侶若時機已經成熟了,但他卻沒覺醒,那麼他也就成為一個悲劇角色,可能會給我們的身心帶來極大的痛苦。沒有覺醒是指他或她沒有看清自己的生命,不知道生存具有多種層次的意義;沒有覺醒也是指對靈魂一無所知,我們的心靈每天耳濡目染往往阻礙了這種覺醒。

我們經常可以聽到許多心靈上的藉口:我還太年輕;我需要更多的歷練;我還不準備定下來;你是屬於一種不同的宗教、種族、區域、社會地位、知識水準、文化背景等等。這些都是藉口,因為靈魂並不具有這些屬性。

人們可以認出這種神秘的心靈活動(Chemistry),也都具有這種心靈上的吸引力,至於這種神秘的心靈活動的根源究竟為何,則無從得知。將這種情愛、這種靈魂認識(Soul Recognition)和吸引力,認為是可以輕易地又在別人的身上發現是一種謬見。這種靈魂伴侶被你碰到的機會一輩子頂多只是一、二次,不可能每天無巧不成書地被你碰上。上天的恩典將會賜給一顆善心,一個可愛的靈魂。

完全不必擔心和靈魂伴侶重逢這件事情。這種重逢命運自有安排,到時候一定會發生。等到雙方見面之後,往後要怎麼發展就全由這對伴侶兩個人的自由意志來主宰一切。要不要採取任何抉擇,完全靠個人的自由意志或選擇來決定。還沒覺醒的人會根據自己的心靈裡一切的恐懼和偏見毀滅抉擇,令人惋惜的是,結局往往心灰意冷悔不當初。越為覺醒的伴侶,越有可能根據愛情來做決定,當伴侶雙方都完全清醒的時刻,喜出望外的境界就來到了眼前。

2016年10月3日 星期一

「鷹之舞:一趟邂逅靈性與愛的意外旅程」之讀後心得

(圖片來自博客來)

2015/5/17我有注意到一則新聞: 台藏情緣 原不婚女嫁流亡愛人。講一個不婚的30歲台灣女孩,到印度的達蘭薩拉去做研究,沒想到遇到一個素昧平身的藏人,二人一見鍾情,認識3個月就訂婚,2年後就這樣結婚。

我一直記得這個新聞,是因為這並不是我第一次看過類似這樣的新聞。不同文化,不同語言,不曾見面,卻能一見鍾情,和一般人有同型婚配的傾向,完全不同,很令人驚訝。以現代的科學,很難解釋為什麼差異這麼大的二個人,會這樣地一見鍾情,然後互許一生。

這件新聞起了頭,在我心中埋下了一個未解的謎,1年後,我無意間看到網友推薦這本書,「鷹之舞:一趟邂逅靈性與愛的意外旅程」,也許這本書會給我一個答案,所以從圖書館借出來看。

此外,當年我在美國念碩士時,有一個學姐也是嫁給土耳其人,她在台灣的雙親也是一直不諒解,所以她有3年都沒有回台灣了。

本書作者Jonette Crowley,和他的雙生火焰就沒有這麼幸運,一個是現代化的美國白種女性,另一個是住在南美洲,無法接受白種女性為妻的印第安薩滿,二個人沒有結婚的可能。所以更顯得這樣台藏情緣的難得。

Jonette Crowley,具有不凡的靈性,並從事靈性的相關工作,她認為,她一見鍾情的對方就她的雙生火焰。

2004年,50歲的Jonette Crowley為了準備帶她的旅行團到秘魯,開始尋找在秘魯當地的導遊,並和住在秘魯的庫斯科這個地方一位名叫馬爾庫30歲的導遊聯絡上,但她光只是看到馬爾庫的照片,就愛上這位素未謀面的秘魯導遊。

2004年8月,到了當地,見到馬爾庫的第一面,她就認定他是她的雙生火焰。馬爾庫是位離過婚,有個小女兒的印第安薩滿,也從事靈性相關的工作,Jonette Crowley到秘魯的第一天當晚,馬爾庫就感應Jonette Crowley不尋常的能量,從而抱著Jonette Crowley一起入睡,當Jonette Crowley看著入睡的馬爾庫,深深地覺得自己同時是馬爾庫的母親、姐妹、女兒和戀人。

Jonette Crowley從秘魯回到美國,心依然留到秘魯,她忘不了她的雙生火焰,於是2004年9月,她寫了封信給馬爾庫,她要再去秘魯見他,但礙於自己是已婚的身份,所以這封信特別向馬爾庫說明自己的矛盾心理。雖然Jonette Crowley不確定到了秘魯是不是會留在秘魯,還是會回到現在的丈夫身邊,但她的丈夫知道這件事情,並給她自由。

2004年11月,Jonette Crowley晚上睡覺時,突然感覺到馬爾庫的靈魂壓在她身上,讓她全身潮熱。

2004年12月中旬,Jonette Crowley第二次到秘魯,但馬爾庫已經有了愛人,一切不如她的預期,不過,這次其中有一晚,Jonette Crowley在骨盆部位出現一波波的震顫,她最後抱著馬爾庫,把這個能量傳給了馬爾庫。

2004年12月末旬,Jonette Crowley最終從秘魯回到美國,繼續原本的生活。

看完這本書,主要就是在講述一對雙生火焰的故事,而這個故事正好也印證了台藏情緣的可能,並說明了這樣的故事並不是個案。

至於什麼是雙生火焰,就要再看另一本書:「尋覓孿生的靈性伴侶」。

2016年9月27日 星期二

新馬3第2次出車禍


2016/05/27 新馬3第1次出車禍。

2016/08/19,上午8:20送小王子到幼稚園途中,被一台跨越雙黃線逆向行駛的機車撞到馬3的左前下緣。但因為在山路,所以110花了30分鐘,才找到正確負責的派出所來處理。又因為沒新竹縣沒有交通車故處理車,所以我們只好跟著警車一起到派出所做筆錄。

除了放上警示的紅色三角錐外,因為我在車上都有事先準備噴漆,所以標定完汽車和機車的位子之後,就讓出空間給塞住的車陣會車。

機車車主則自行叫了救護車,所以先被救護車送去醫院。奇怪的是,救護車竟然比警察還早到。

因為是在郊區的派出所,所以警察用電腦列印出SOP,然後依SOP來做筆錄。同時間,我用Line將行車記錄器上的檔案,傳給當班的員警當證據。

另一名員警,則將酒測儀器帶上車,去醫院找機車車主做酒測和筆錄。

有了上次的經驗,這次我將相關的檔案用Line給我的Sales。

2016/08/19,下了班,將車子牽到Sales那裏,坐區間車1個小時回家。

2016/08/20,馬3到了苗栗馬自達保養廠。

2016/08/22,保險員到了苗栗馬自達保養廠看車身損壞的情況,並了解後續可能的處理。

2016/08/23,機車車主到了現場看估價,對保險員和馬自達保養廠廠長很不滿,因為這次維修他要出12萬元來彌補他自己逆向行駛的後果。

2016/08/30,回到新竹馬自達保養廠牽車。

2016年9月25日 星期日

2016巴菲特班同學會:頂尖專家

「2016巴菲特班同學會:頂尖專家」在2016/9/24(六) 假台北市內湖美麗華購物中心5樓舉辦,是最後一年的同學會,所以今年我特別到台北兄弟飯店住一晚,以便參加台北場的同學會。今年共約720人參加。

上次參加台北場的同學會是2010年在劍潭青年活動中心舉辦的,之後我都是參加台中場的同學會。

和往例一樣,都是台北場參加的人數最多,演講者也最多,接著才是台中和高雄。看起來還是台北的金融投資相關的人才比較多,有錢的人也比較多。

「2016巴菲特班同學會:頂尖專家」的行程如下:
08:20am 報到
09:00am - 10:00am 如是我聞:台股績效衡量可用標準簡介
10:00am - 10:10am 休息10分鐘
10:10am - 11:10am Amanda桑:債券投資
11:10am - 11:30am 林博士:淨化呼吸法
11:30pm - 01:00pm 午餐自理 (提早午餐,以免擁擠)
01:00pm - 02:00pm duwa桑:醫藥產業評估
02:00pm - 02:10pm 休息10分鐘
02:10pm - 03:20pm kaka桑:如何找世界各國的明牌 ?
03:20pm - 03:30pm 休息10分鐘
03:30pm - 04:30pm 許文華律師:一堂十億元的課
04:30pm 散會

「如是我聞:台股績效衡量可用標準簡介」主要在說明絶對報酬和相對報酬的不同。
  1. 「絕對報酬」,強調賺取正報酬,以保本為主。
  2. 「相對報酬」會選擇某一個合適的標竿指數(Benchmark)做為比較的基礎,強調打敗這個標竿指數。
  3. 在台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自行編製的指收中,有二個指數要注意:「報酬指數」和「加權指數」。報酬指數和加權指數最大的不同就是,報酬指數是由還原股價所組成,不會扣除除權息對指數的影響;但加權指數會扣除除權息對指數的影響。所以,表面上打敗加權指數,可是實際上,可能輸了報酬指數,形成「你以為自己贏了,結果卻輸了」。

「duwa桑:醫藥產業評估」提供一個投資醫藥的重要順序觀念:大分子藥物>小分子藥物>材質性醫材(精華光學)>電子性醫材>結構性醫材。

「許文華律師:一堂十億元的課」在針對性騷擾上,給了一個建議,就是如果不確定對方是否能接受,就不要做。

2016年9月18日 星期日

「前世今生之回到當下」之重點摘要

(圖片來自金石堂)

第一章 前言——我們知道得很少
理解進化的靈魂
提煉古老的智慧
終極治療者:愛

第二章 前世今生
生命的迴圈
催眠技巧透明化
觀想亮光放鬆肌肉
倒數深化催眠狀態
快樂小女孩
深刻的真實、美好的回憶
再次進入子宮
吸收所有的愛
相同輪回,不同的人
好好照顧自己
讓靈魂重新團聚
看不到藍光的盡頭
驚喜
害怕分離
真正的理解
靈性的治療力量
愛的能量洱潦彌漫生命

第三章 重返肉體
命運與自由意志互補
雖然每個人都有生命計畫,但是我們也有自由意志。在物質狀態下,我們所做的選擇會影響我們與別人的生活,但是命運重點還是要發生,我們一定遇到計畫裏所要見的人,也會碰上出生前所規劃的機會與障礙。我們如何處理這些機遇,如何反應,以及如何做後續決定,都靠我們的自由意志。命運與自由意志是共存的,而且交互影響。它們是互補的,不是互相矛盾的。
接受我的回溯催眠病患一致表示,受孕之際,靈魂會預定特定的身體,這時候別的靈魂不能再佔用這個身體。在人還未出生之前,身體與靈魂的組合還不完全。這時候,胎兒的靈魂可以在身體裏,也可以在身體外,所以胎兒通常可以感知外界,甚至感知母親所經驗的事件。
靈魂絕不會受到傷害,流產或墮胎也不會傷到靈魂。如果懷孕不成,同樣的靈魂會再進入同父母下一個孩子的身體。
出生前活躍的意識
兒童奇妙的回想能力
業報與功課
有債必須還。如果不還,就會帶入另外一世......目的是妥善處理這一切。還完債你才會進步。有些靈魂的進步更快。如果有事阻礙你......還債的能力,這時你必須回到回憶界,在那裏等待,等待你欠債的那個人來看你。只有你們同時以肉體形式重返塵世,你才被允許回去。但是你可以決定何時回來,只有還完債,你才能做這個決定。
業報是一種學習,不是懲罰,這一點相當重要,必須記住。
慈悲可以替代業報。慈悲是一種神聖的介入。一支關愛的手從天堂伸下來幫助我們,緩和我們的負擔與苦難。一旦我們做完功課,就不必再繼續受苦,即使業債仍未償還清楚,這一切已無所謂了。
我們在人世是要學習,不是去受苦。
愛必須平衡
相同的前世記憶

第四章 創造互愛關係
愛的能量
提升覺知力
快樂來自內在,快樂不依賴外在事物或別人。如果你的快樂與安全感,依靠別人的行為或動作,就很容易受到傷害。絕對不要外放你的力量。
靈魂沒有性別與荷爾蒙
在每一個前世選修學分
當你不去拒絕不想做的事,通常會引來身體病痛,因為真的有許多可讓人接受」的方式說不」。如果你不拒絕,身體就會拒絕你。因此,肯定自己會更健康。我曾看到 T 恤上印著一行字,很幽默說:壓力是:你的心說不,但你的嘴卻說是。」
對等的靈魂
愛與瞭解的提升
剝奪別人的歡樂是罪惡
憤怒無常,愛恒常
提早放下怒氣
關係是活的,不斷在改變
母親有沒有轉世
不斷轉世的本質,愛
重逢是一種驚喜
愛不必證明

第五章 移除障礙•走向喜悅
慢性壓力危害生理
憤怒是錯誤的投射
憤怒是審判造成的,我們立了一些幻想,選擇過高標準,並以這些標準衡量別人。他們可能不知道有這些標準,但是我們根本不管。所以別人對我們生氣,是因為我們不符合他們的預期。預期可能是不切實際的,所以我們不可能配合。
放下恐懼打開心
經驗比信念更強大
融化封閉的心靈
傲慢也是一種恐懼
放下不安全感
安全的靈性之屋
恐懼與達不到渴望的目標有關。如果失敗,我們就會說服自己,我們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我們是失敗者、輸家,我們會被排拒,我們會恨自己。何必煩惱既定的結果,去做你認為正確的事,盡力去做好它,只要不自私就好。有希望,很好;期待就不好,因為失望就躲藏在期待之旁。
我們可能在一夜之間失去所有,說不定這是我們的功課,我們的命運。
愛的任務
安全的靈性之屋
血濃於水,但是靈濃於血」。靈魂的家人永遠會支持你。

第六章 瞭解治療
理解帶來治療
愛是絕對的能量
我們一定會跟所愛的人重聚,不在這一世就在別世。
區別前世回憶與幻想
前世回想不是遺傳記憶
讓今生喜悅的關鍵
學習必須出自先天本質
帶回愛的功課
期待你的降臨
學習前世的生命特質
孤單但是不寂寞
認識自己永恆的靈魂
每天的功課
學會愛與歡樂
世界送你一座大花園
覺醒
當你不能經驗現在,當你被過去吸走,或是煩惱未來,就會帶給自己傷痛與悲哀。
隨時覺知眼前的經驗

第七章 愛與同情
在物質界發揮愛的能量
不求回報
同情:把社區變成樂園

第八章 改變世界
每天的小善行改變環境
暴力的種子在學校裡
排除暴力與仇恨
沒有理由互相殘殺

第九章 找尋光
光與愛相互纏繞
無知見不到光
親切的光滋潤靈魂
在關愛中回顧一生
其他介面
人類一直認為他們是唯一的存在,這是不對的,還有許多的世界、許多的空間......許多、許多的靈魂......
在這個空間裏有許多靈魂,我不是唯一的。我們必須有耐心。這也是我還沒有學習到的......還有許許多多的空間......
我曾在不同時間到過不同界。每一界都有更高的意識層次。我們會不會到哪一界去,取決於我們進步了多少......

第十章 治療者
治療一直在秘密運作
治療也可以學習
飄浮在醫生上面
奇跡療愈
氣功
超越自我比修補自我重要
單有處方藥物,會忽略靈性
醫治靈魂的革命

第十一章 導師
冥想愛,成為愛
答案未必是答案
你是不朽的。你來這裏是要學習,增長智慧,成為像神一樣的存在。你在這裏學習的東西,會在死後帶走,其他什麼也帶不走。一切就是那麼簡單,天堂之國就在內心。不要再去找尋導師,反而要發現自己。沒多久,你就找到真正的家園。

第十二章 通靈人
你不是人,是有人類經驗的靈
判斷靈界訊息真偽
願意邀請神秘經驗

第十三章 不凡的訊息
初次撞見前世今生
沒有人真正死過
靈性工作者的成就
重獲生機
治療知名人士
戴安娜王妃最後的道別
丈夫的戒指
鍛煉直覺能力
仔細傾聽「巧合」的聲音

第十四章 超越自己的境界
發揮尚未開發的心靈力量。重新觀看、重新理解,增長智慧,然後平靜自在。
必須練習、修養才能清掃成千成萬的雜念。進入更深的覺醒之前,我每天冥想,持續三個月。重要的是有耐性,不怕挫折。不可能一夕就冥想有成。 
你不必端正盤坐進行冥想,躺下來,自然坐在椅子上,哪怕走路都能冥想。冥想的目標是止住念頭,觀察與超離,充滿覺性。 
冥想技巧
「每次念頭一來,」我對大家說,「把念頭放進泡泡,讓它浮出水面消失。不斷重複這個過程。」
對於怕水的人,我教導他們想像坐在美麗田野,用浮力大的氫氣球代替泡泡。
下一分鐘裡,他們就運用這些泡泡與氣球。
他們開始冥想。
這稱為「泡泡冥想法」,不過,你也可以用一個字代替,把心思集中在這個字上。如果心念飄出去,輕輕地,不要評判,把你的注意力拉回到這個字。 
你可以選擇中性的字,像是數字「一」。或是梵文的「真言」。或者選個充滿感情的字,如「愛」。冥想的時候觀察心內帶出什麼感覺。
你也可以用視覺影像代替,譬如蠟燭、鮮花。或者你也可以用傳統方法,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也就是數息。
試一試「泡泡冥想」,你會覺得獲益匪淺。
團體練習
心理占卜
能量掃描
觀想練習

第十五章 神與宗教

第十六章 找到回家的路
耐心與時機……該來的自然就會來。生命是倉促不得的,不能像許多人一樣,照時間表做事。我們必須接受自然發生的事,不該強求更多。生命是無止境的,我們不死,也沒有真正出生。我們只是經過不同的階段。沒有結束。人類有許多時空維數。時間不是我們所見到的時間,而是學習到的功課。
只有愛才是真的,愛是不可思議的能量。我們都是這種能量創造的。 
愛是絕對的。愛永無止盡,永遠不停。最純粹的形式就是:無條件的愛,愛人而不求回報。自在奉獻出愛,你就是靈性上的巨富。
最後,不要恐懼,我們是永恆不朽的靈魂,而且我們永遠被愛。實際上我們就是愛。

2016年9月3日 星期六

「前世今生:生命輪迴的前世療法」之重點摘要

(圖片來自金石堂)

p.59 
「我想若了解這點會對我們有幫助。這個問題是這樣的:我們能選擇生和死的時間和方式嗎?我們能選擇自己的處境嗎?還有,能否選擇再轉世的時間?我想了解了這些,會大大減少一個人的恐懼。這兒有人能回答這些問題嗎?」
「是的,我們可以選擇何時來到肉體的狀態,以及何時離開。我們知道何時目的算是完成了。我們知道什麼時候是終點,接下來便是死亡。因為你知道這一生不能再多得到些什麼了。當你來此休息使靈魂重獲能量時,便得以選擇再回到肉身的時間、形式。那些遲疑而不回來的人,可能會失去使他們完滿的機會。」

p. 86
「耐心和適當時機……每件事在該來的時候就會來。人生是急不得的,不能像許多人希望的時間表那樣。我們必須接受凡事來臨的時間,不要強求。但人生是無盡的,我們不曾真的死去,也從未真的出生。我們只是度過不同的階段,沒有終點。人有許多階段,時間不是我們所看的時間,而是一節節待學的課。」

p.99 
「我們為什麼要回到塵世里學?作為靈魂不能學嗎?」
「那是不同層次的學習,有些是必須在血肉之軀里學的,必須讓我們感受到痛。成為靈魂時是沒有痛的,那是一個更新的時刻,你的靈魂會恢復元氣。當你在血肉之軀里,會覺得痛、會受傷,在靈魂形式里則沒有感官,只有快樂、幸福,但它對我們只是……一段恢復的時期。人在靈魂形式時,彼此的互動是不一樣的。在肉體狀態時……你可以體驗人際關係。」

p.116
「我們不需要肉體?」
「是的。我們在肉身狀態時會經過許多不同的階段:從嬰兒變成兒童,再由兒童變為成人,由成人邁向老年,為什麼我們不再跨過一步,擺脫成人的身軀進到精神層面?這是我們該做的。我們不會停止成長。進入精神層次,我們仍繼續在那兒成長,要經歷不同的階段。當我們在靈魂狀態時,肉體已遭焚毀。我們必須經過一個更新階段、一個學習階段,還有決定的階段。我們決定何時回去、回到哪裡去,以及為了什麼原因。有些靈魂選擇不再回去,而繼續另一個發展階段,於是他們就保持靈魂的形式……比那些回去的人稍久些。這些全是成長和學習……持續地成長。肉身只是在塵世上的工具,能永久長存的是我們的靈魂和精神。」

p.123
「我們現在知道我們是永恆的,就不會害怕死亡了。」

p.149
「我們都有必須償還的債。要是沒有還完,就得帶著這些債到下一世去……好讓它們還掉,你在還債中能得到進步。有些靈魂進步得比其他的快些。當你在肉體狀態還清了債務,就結束了一生……要是有什麼事打斷了你還債,你就必須回到記憶的平面,等待你所欠的那個靈魂來見你。當你們兩人能同時回到肉體狀態時,才能再轉世。但是由你決定何時回去,以及回去后該如何做。你不會記得其他的前世……只會記得剛過完的這一生。只有高層次的靈魂——那些「聖者」——才能記起歷史和過去的事件,來幫助我們,教我們該怎麼做。」

p.150
「在我們回到肉身前需要經過7個平面。其中之一是過渡的平面。我們在其間等待。這個平面決定你會帶著什麼到下一世。我們都會有一個……主要的特性。可能是貪婪可能是色慾,不過一旦決定,你就需要對那些人『償債』,而且要在那世中克服這個特性。如果沒有做到,將來還要帶著這個特性,外加另一個,到下一世中,負擔就更重了。你過完的每一生若沒有償清這些債,下一生就變得更難;要是完成了,就會有容易的來世。所以等於是你自己選擇會過什麼樣的人生。在每一個階段,自己過的生活都是自己選的,要為自己負責。」

p.184
  另一個夢裡,我問了一個問題:「為什麼你說我們是平等的,實際上卻不如此?我們的美德、脾氣、財產、權利、能力、天賦、智慧等等,沒有一樣是相等的?」
  答案是個暗喻:「這好比每個人心裡都擁有一顆大鑽石。想象一顆一尺見方的鑽石。它有一千個面,但這些面上都蒙上了塵土。靈魂的工作就是去清潔這些面,使它恢復光彩,能反射彩虹的多種顏色。」
  「現在,有些人已清潔了很多面,使鑽石發出動人的光芒。另一些人只清理了幾面,所以還不能發光。但是,在灰塵底下,每個人心裡都有一顆千面鑽石。它是完美無瑕的,差別只在於經過清潔的面數不同。但每一顆鑽石都是一樣的,都是完美的。」
  「當所有面都已清潔,能反映完整的光譜時,鑽石就恢復到它原來的純粹能量狀態了。光仍留下來,就好像製造鑽石的步驟反過來,所有壓力都消除了。純粹能量保存在光的彩虹里,而光裡面有意識和知識。」
  「所有的鑽石都是完美的。」

p.204
「唯有捨棄,才能再生。」

p.208
  佛家不強調前世或後世的最主要原因是:以佛家的角度來看,我們無意識里的全部記錄,無論是過去、現在或未來,全都存在我們每一刻當下的意念裡面。也就是說,我每一刻的起心動念已經包括了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記錄——現在的一切是未來事情的原因,而過去種下的所有因現在都在結果。所以佛家不強調輪迴,甚至不強調過去心、未來心,而是訓練一個人永遠維持一種清醒的狀態。這種清醒狀態就是在每一個當下、現在,都能夠察覺到的意識活動。譬如說,我現在的想法是什麼,我的感受、內在情緒、情感狀態是什麼……這些我全部都要覺察到。這個察覺(awareness)就是佛家強調的佛性。在純粹的覺察里是沒有意志力的,不是刻意在做這件事情,而是在放鬆的狀態,維持頭腦的清醒與機警。通過這種察覺,我們才能深刻而完整地了解自己的意識活動。一個人如果能隨時隨地維持這樣的察覺,就不需要藉助催眠,或進入前世、後世來了解自己了。
  我們維持頭腦清醒,通過不斷的察覺,達到一個成熟的階段后,就有能力一目了然自己在搞什麼把戲。到那個時候,我們的心就可以安住在每一個狀態裡面了,不抵抗,不逃避,久而久之,就會收穫「開悟」的經驗——「悟」就是這樣產生的。

2016年6月26日 星期日

台積電2016第一季法說會重點摘要

  • 10奈米在2016Q1已經接到Tapeout,大部份都是Mobile的裝置,2017 2Q到2018會量產。
  • 7奈米是10奈米的延伸,會和10奈米共用超過95%的機台。2017會有至少20個tapeout,2018 1H會開始量產。
  • EUV已達到工廠生產需求,目前已在10奈米上試用一層,且有合理的良率。
  • 在2018年量產的7奈米目前已開發完成,所以EUV目前計劃使用在5奈米,約在2020年。
  • 台積電目前已有3台EUV,第4台將會在最近裝機。
  • 在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方面,雖然目前台積電的客戶在Cloud Computing Market只有極小的巿佔率,但台積電正在和ARM合作,一起最適化CPU Cores,以協助台積電的客戶進入到Cloud Computing Market。
  • VR, AR, Deep Learn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utomotive Application都會需要台積電最新的製程。
  • 28奈米有很強勁的需求,2016年產能利用率在90%以上,IOT會是28奈米的主要驅動力。
  • INFO的認證會在最近完成,2016Q2就會進行量產。
  • INFO的成本在將來一定低於傳統的封裝,但目前的毛利率低於公司平均。
  • 有一個最大的客戶(蘋果),2015年佔台積21%的營收,2016年佔台積15-16%的營收,將來如果到個位數的營收怎麼辦呢?台積電並不針對這個問題回答。

2016年6月13日 星期一

新馬3第1次出車禍

2016/08/19 新馬3第2次出車禍

2016/05/27,上午8:30送完小王子上學後,接著要去參觀小王子的新幼稚園,沒想到在小巷子轉彎口,有一間在裝修的房子,工人正從屋頂將舊的不锈鋼水塔卸到一樓時,沒有正確卸到貨車上,而是卸歪到路上,砸到我的新馬3,導致左前方的葉子板和A柱都被撞凹。

雖然工人說要賠給我,但我沒有同意,也不想私下和解,本來想要將預先準備的噴漆拿出來標記,並將車子移開,以免防礙交通,結果沒找到噴漆,只好再打110請交通事件處理單位來備案,並請肇事的工人在現場指揮交通,不要讓其他的車輛再進入到巷子內。

請110備案並通知保險公司有個好處,就是讓雙方的保險公司來處理,不用自己和對方吵來吵去,還要看肇事者的臉色,看他到時拿不拿出錢來。

警方約5分鐘後到現場,再5分鐘後,交通事故處理車才到現場,然後警方拍照,做口供,繪製事故現場,共又花了30分鐘,雖然態度草率,但我想每天處理這種無聊事,做久了也是會煩,所以我對警方沒有什麼怨言。

因為只是馬3外觀受損,不影響車子性能,所以和老婆又繼續原本參觀新幼稚園的行程,我們的心情並沒有受到出車禍的影響。

雖然有打給保險公司,也有叫他們派人來,直到警方處理完,我們人都離開了,才接到電話聯絡,問我是不是需要保險人員到現場,唉…..這種效率很差的。不過,透過電話,知道如果要保險公司「出險」,也就是出錢板金車子,要在5天內將車子開到維修廠商那兒,直接在維修廠就可以填保險理賠單。

2016/05/29,聯絡了馬自達原廠的Sales,並把報案4聯單的副本照相後,用Line傳給他,他就接手和警方及肇事者的保險公司開始聯絡。

應該出事當天就要聯絡Sales了,不過好像我沒有很看重這件事,所以2天後才做應對。

2016/05/30,下午開車到原廠,讓原廠的板金師父估價,看看維修費用是多少。同一時間,雙方的保險公司也開始釐清肇事責任。Sales說,因為新竹廠要板金的車子太多了,所以幫我安排到馬自達苗栗廠去板金。板金約要1個星期

Sales還說,如果最終我也要負部份的肇事責任,就一定要出險,一旦出過險,下期的保費就不會調降,也不會有「整理費」。

我因為擔心車子被亂開去不知名的地方,所以還有請Sales對里程數拍照,再請板金師父拍照存證。

2016/06/03,和Sales聯絡,應該是對方全賠,看來肇事者算有良心,有老實說出發生事故是他自己不小心,沒有賴到我頭上。

2016/06/06,用Line和Sales說,要休假了,我2016/06/08一定要遷車。

2016/06/08,下午到馬自達新竹廠去遷車,左前方葉子板因為凹陷太嚴重,所以整個換新,A柱是拆下板金加烤漆,檢查了一下車子,魂動紅沒有色差,其他的地方也沒有問題,車子回來就像新的一樣。當場並向Sales加保2016年的乙式險,這次的保險費用是上次的7折。

2016年2月21日 星期日

處女情結的重要

處女能同時與有處女情結和沒有處女情結的男生談戀愛或結婚,但不是處女的女生能擇偶的對像只剩沒有處女情結的男生,那就少了很多男生。

處女在一堆不是處女的女人堆中,反而更顯出處女的價值。

處女不會未婚懷孕。


處女不會得性病。

處女不會被前男友偷拍性愛錄影檔,然後被上傳到網路供大家觀看和指點。

預先防患將來婚姻可能發生的處女情結,是保有處女的優點。

女人再怎麼愛的男人,即便是真愛也罷,只要不是丈夫,其他的男人都只是此生的過客,將處女給一個驚鴻一瞥的過客太虧本了。

婚姻是一段需要男生和女生一起努力的過程,而女生永遠不可能知道將來的老公會不會有處女情結,那女生何必要為自己的終身大事增添潛在不穩定的因素呢?

婚姻不是人生的終點,卻是人生的起點,能守護女人一輩子的男人,能在往後50年都陪伴著女人的丈夫,才是值得交付處女的男人。

如果某一天破處的前男友跑到老公面前耀武揚威,女生自己不傷心嗎?老公不傷心嗎?或是,如果某一天,女生的老公突然認識到自己老婆的第一個男人,那女生真的能相信自己的老公能心無掛礙地不去想那個奪走自己老婆初夜的男人嗎?

男生都希望的他的終身伴侶的靈與肉是只屬於他的。男生不希望這世界上有除了他或是女生的父母以外的任何一個人曾經看過、摸索過她的全身,探索過她身體上所有私密的地方。

希望自己老婆是處女的想法,不是東方世界特有的處女情結,即便在性觀念較為開放的西方世界,也有同樣的想法。在西方電影中,常常演出爸爸總是擔心女兒在畢業舞會後和男友上床的戲碼,所以,其實西方世界男人的內心還是希望女人是處女的想法並沒有改變。

處女對男生來說,永遠都有致命的吸引力,東西方世界皆然。所以,保有處女,就能增加自己在擇偶的價值,能找到比較好的伴侶。

討論處女情結的是與非意義不大,要求男人終結處女情結的討論雖然很好,但會在意的男生還是會在意,怎麼保證將來的真愛或是丈夫不會有處女情結呢? 

處女並不可恥,可恥的是:不是處女的女人會故意嘲笑處女,因為不是處女的女人內心總是會有陰影,因為她們知道,男人內心深處還是希望自己老婆是處女,因為處女是她們將來擇偶的強大競爭對手。

初戀都會失敗,因為雙方都還不成熟,所以隨便將處女給初戀的男生並不划算。

真愛一個男人,不等於要將處女給那個男人。

真愛女人的男人,不會以分手來要脅發生性行為,一定會尊重女人的身體,尊重女人的決定。一個要脅就代表這個男人以自我為中心,不值得託付終身。

征服處女,與處女上床,永遠是男生的目標。一旦破處了,那股戀愛的熱情也就從高原往平地走,慢慢變淡了。

女孩子一定要保有處子之身,將來才不會因為男人的處女情結而害死自己的戀愛或婚姻。



在新婚之夜讓一個女人的丈夫去把女人自己征服,和女人自己的丈夫一起去探索人生一片未開拓的疆域,這些都會讓丈夫終生難忘。

保持處女並不容易,需要意志力,也一定會面臨同儕的壓力,但別讓一時的感情用事沖昏了頭。

爸爸不是守舊,妳的處女之身,由妳自己決定。爸爸就算想管,也不可能24小時都盯著妳。

只是爸爸要讓妳要知道處女情結的重要,才不會讓將來的妳做出後悔的決定。

有關處女情結的問題或故事,妳還可以問媽媽;也可以問妳的姑姑,姑姑也有一些女性朋友面對處女情結的故事可以和妳分享。當然,爸爸在女人堆中,自然也有幾個故事可說,如果妳想聽。

若是有了婚前性行為,一定要記得要求男生戴保險套,一定要從事安全性行為。

最後,不管妳在婚前是不是處女,都是爸爸的心肝寶貝,沒有別的男人能比爸爸更愛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