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8日 星期日

台積電2013第二季法說會重點摘要

  • 20奈米目前沒有看到競爭對手,Risk Production在2013 Q1,2014上半年量產,16奈米2015上半年量產,
  • 在16奈米上,如果是從Foundry to Foundry or Foundry to IDM來看,則台積電是很有競爭力的,如果是從Grand Alliance to IDM來看,則台積電是更有競爭力的.
  • 台積電和ASML密切合作,以確保EUV能在10奈米上準時量產.
  • 台積電為了因應大客戶的需求,而建立龐大的產能,如果這個大客戶突然轉單了怎麼辦?台積電的產能會有第二波、第三波客戶使用同樣製程,產能不會空下來,況且,支撐台積電的三大支柱分別是技術、製造和客戶關係,同時回顧過去,從未有大客戶突然轉單.
  • 明年2014一整年,20奈米的營收,會佔到高個位數的營收,回顧過去,2011年28奈米的營收佔到整年的營收不到8%,所以表示20奈米佔2014一整年的營收可能高於8%.
  • 20奈米的生命週期會不會很短?20奈米相對於28奈米會比較短,但台積電會很快將20奈米轉成16奈米,所以16、20奈米合在一起生命週期會很長.
  • 20奈米在Q3是滿載,但在Q4可能不會.同樣的,部份的高階製程在Q3是滿載,但在Q4可能不會.
  • 對於大家都在擔心高階製程的龐大產能去化問題,張忠謀說,台積電只有在對客戶需求有十足的信心下,才會建立龐大產能.
  • 關於資本支出,明年會約略與今年同.
  • 每台智慧手機,台積電平均約佔US$ 7,高階智慧手機佔US$ 9,中階智慧手機佔US$ 6,低階智慧手機佔US$ 4.
  • 對台積電來說,如果台積電是客戶的「第1供應商」時,台積電會避免成為客戶的「第2供應商」,但如果台積電是客戶的「第2供應商」時,台積電會避免或拒絕成為客戶的「第2供應商」.
  • 客戶在同一產品上,不容易選擇「第2供應商」,但在同一製程上,客戶會選擇「第2供應商」,但這並不是真指「第2供應商」,而是指2個「第1供應商」.
  • 將多個Fab聯合成Giga Fab主要的目的,是能縮短上市的時間.因為如果台積電要在內部使用不同的Fab替客戶生產,不同的Fab在同一產品和同一製程上,也要各別再一次和客戶認證,但如果是Giga Fab,則客戶認證只要一次就夠了.
  • 在不同的地點替客戶生產是成本很高的.
  • Fab 10和2年前相比,已經是2年前的2倍大,而且有獲利.
  • 對於台積電在16奈米Finfet,尺寸大於競爭者,而性能低於競爭者一事,張忠謀回答,這些都只是談論,並不是事實,他相信以台積電為主的大聯盟會比IDM廠更有競爭力.

2013年7月21日 星期日

哈佛耶魯教你一輩子的理財規劃之讀後心得

(圖片來自博客來)

哈佛耶魯教你一輩子的理財規劃
 ISBN 978-986-6692-65-8
  
一直以來都有聽聞哈佛耶魯校產基金的高報酬,無意中,看到這本介紹哈佛耶魯校產基金是如何規劃它們的財務,因此,回頭到圖書館找了這本書來看.

本書列出哈佛耶魯校產基金的年報酬率:
  • 1995 - 2008 耶魯校產基金每年平均報酬率達16%,同期間,標準普500指數在這美國史上最大牛市的年報酬率是12%.
  •  1998 -  2007哈佛校產基金,每年平均報酬率達15%
表面上看起,都是非常好的成績.

但這本書的一開始,就揭露了哈佛耶魯校產基金的高報酬秘密,也就是校產基金與一般基金的不同:
  1. 不需要繳稅給美國政府.(一般來說投資所得稅率在美大約是20%)
  2. 校產基金是長期投資,學校每年僅使用校產基金的4%到5%,所以校產基金不像一般的巿售基金為了要應付投資人隨時的贖回,需要常常變現而影響到報酬.這個沒有短線贖回的壓力能有效地提高校產基金的報酬
所以,校產基金的高報酬,很有可能是來自於「不用繳稅而非本身經營良善;如果我們再拿校產基金和其他市售或私募基金比較,又會發現校產基金的高報酬,很有可能是來自於其獨特的經營策略上,也就是不需要隨時應付投資人變現,所衍生出來的費用.

再從另外一個觀點來看,「超級」校產基金(基金規模超過10億美金),也就是哈佛耶魯校產基金,比較其他較小的校產基金基金還擁有一些其他的優勢:
  1. 價格優勢:低外部管理費用.
  2. 忠誠的校友:可以提供超級校產基金額外的優惠.
  3. 幕僚的獻身:可以雇用專業幕僚.
  4. 關係:非校友的其他關係,可以提供超級校產基金額外的優惠.
也就是說校產基金的高報酬,很有可能是來自於長期經營的「政商關係」,這些政商關係可以降低校產基金的經營成本,所以本身經營良善與否和校產基金的高報酬並不能劃上等號

既然如此,校產基金的高報酬都是來自於外部優勢,而非內部本身的投資組合模式,那接下的所有章節,也就沒有能引起我閱讀興趣,大家還是忘了校產基金吧!

本書出版於2009年11月,所以這本書並沒有記錄到哈佛耶魯校產基金在金融海嘯時的表現.

於是,我上網再爬了一下文,發現哈佛大學校產基金在2008-2009會計年度暴跌27%,耶魯大學同期也損失30%.哈佛耶魯校產基金和一般的巿售基金一樣,也沒能躲過金融海嘯,所以哈佛耶魯校產基金有特別好嗎?

答案是沒有。

所以,
  1. 我們也不必迷信名校的校產基金。
  2. 我們應該要常常不斷地練習看穿事物的表面,就不會有迷信的情況發生。